字典帮 >古诗 >寒夜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师道
2025-09-04

寒夜

宋代  陈师道  

留滞常思动,艰虞郤悔来。
寒灯挑不焰,残火拨成灰。
冻水滴还歇,风帘掩复开。
孰知文有忌,情至自生哀。

寒夜作者简介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寒夜翻译及注释

《寒夜》是陈师道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寒夜

留滞常思动,
艰虞郤悔来。
寒灯挑不焰,
残火拨成灰。
冻水滴还歇,
风帘掩复开。
孰知文有忌,
情至自生哀。

译文:
寒冷的夜晚,
思绪停滞不前,
困难与忧虑纠缠着悔恨的心情。
寒冷的灯火摇曳不定,
残留的火苗渐渐熄灭成灰烬。
冻结的水滴停歇,
风帘轻轻地关上又重新拉开。
谁能理解文字的忌讳,
在情感达到极致时自然而生的悲伤。

诗意和赏析:
《寒夜》这首诗以寒夜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场景和情感表达,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思绪和哀愁之情。

诗中的"留滞常思动"表达了作者思绪停滞不前的状态,可能是由于困境和忧虑所致。"艰虞郤悔来"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在困难中感到后悔和忧虑。这两句字面上描述了作者的心境,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面临的困境和忧虑。

接下来的描写以寒冷的灯火和火苗的消逝为象征,揭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渐渐消逝的希望。"冻水滴还歇"和"风帘掩复开"交替出现,象征着寒冷的冬夜中一瞬即逝的时光和变幻的情绪。

最后两句"孰知文有忌,情至自生哀"道出了作者的苦衷。他感叹人们对文字的不理解和忽视,同时表达了情感达到极致时所产生的无法言表的悲伤。这句诗意味深长,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字表达和情感传达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寓意深远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在寒冷的夜晚中内心的困扰和孤独,同时也传递了对于文字表达和情感抒发的思考和感慨。它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困境和情感体验的敏感洞察力,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并引发对生活和表达方式的思考。

寒夜拼音读音参考

hán yè
寒夜

liú zhì cháng sī dòng, jiān yú xì huǐ lái.
留滞常思动,艰虞郤悔来。
hán dēng tiāo bù yàn, cán huǒ bō chéng huī.
寒灯挑不焰,残火拨成灰。
dòng shuǐ dī hái xiē, fēng lián yǎn fù kāi.
冻水滴还歇,风帘掩复开。
shú zhī wén yǒu jì, qíng zhì zì shēng āi.
孰知文有忌,情至自生哀。


相关内容11:

嘉禾颂七章章四句

和李雁湖晚春即事八首

蹇应叔自宜兴寄近诗和马字韵

郫县春日吟

矮知府挽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袁本初二首
    入门偶藉移韩馥,健者何曾抗董公。须信阿瞒人物论,但言玄德是英雄。...
  • 题傅商卿家壁二首
    酒处清谭烛下棋,归期初未厌迟迟。若为径作翩然去,明日阴晴可得知。...
  • 送鲜于帅三首
    时事牵连卒未休,三边烽火又惊秋。养鹰未得鹰扬力,豢虎终怀虎视忧。面势只缘前局误,肘方合向古......
  • 病中宿白水
    触势山行陡顿余,急携拄杖息禅居。老僧不惜山中宝,持出银函贝叶书。...
  • 舟中二首
    野火烧原雉昏雊,黄尘涨天牛乱斗。江间无日不风波,老去何时脱奔走。诗书满腹不及口,遮日宁须钓......
  • 再次韵白诳简宾王二首
    庾郎胸次枉堆愁,冯衍才名迄不投。归去来兮岁华晚,末如何矣鬓毛秋。令威心事千年鹤,张翰生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