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悠然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克庄
2025-07-19

悠然亭

宋代  刘克庄  

每到阑干畔,徘徊暮始还。
为怜临水寺,尽见隔城山。
墙缭青苔里,舟藏绿阴间。
松扉宜步月,只是限重关。

悠然亭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悠然亭翻译及注释

诗词:《悠然亭》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每到阑干畔,徘徊暮始还。
为怜临水寺,尽见隔城山。
墙缭青苔里,舟藏绿阴间。
松扉宜步月,只是限重关。

中文译文:
每当到达阑干畔,徘徊于傍晚时分才归。
心生怜悯临水的寺庙,尽能看到隔离的城山。
墙上缠绕着青苔,船隐匿在绿荫之间。
松树的门应当步入月光,只是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诗意:
《悠然亭》是一首宋代刘克庄的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喜爱和对宁静、自由的向往之情。诗人描述了自己每每到达阑干畔时,都会在傍晚时分徘徊犹豫才回家。他看到了临水的寺庙和隔离的城山,感到对这些景物的怜爱之情。在墙上青苔的环绕下,船隐匿在绿荫之间,给人一种宁静、隐秘的感觉。诗人认为,这里的松树门应该迎接月光的步入,但却受到了限制和束缚。

赏析:
《悠然亭》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富有意境的山水画面。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悠然亭成为诗人心灵的归宿,而临水的寺庙、隔城的山和船隐匿的绿荫则象征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宁静的心境。诗人希望这里的松树门可以迎接月光的步入,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然而,限制和束缚却将这种自由感受禁锢其中。

整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美景,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束缚的反思。它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与宁静,也引发了对自由、束缚的深思。这首诗词通过景物的对比和诗人的感受,营造出了一种深邃的意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悠然亭拼音读音参考

yōu rán tíng
悠然亭

měi dào lán gān pàn, pái huái mù shǐ hái.
每到阑干畔,徘徊暮始还。
wèi lián lín shuǐ sì, jǐn jiàn gé chéng shān.
为怜临水寺,尽见隔城山。
qiáng liáo qīng tái lǐ, zhōu cáng lǜ yīn jiān.
墙缭青苔里,舟藏绿阴间。
sōng fēi yí bù yuè, zhǐ shì xiàn zhòng guān.
松扉宜步月,只是限重关。


相关内容11:

次韵吴帅卿宴高年二首

杂咏一百首·公孙弘

再和张文学

读秦纪七绝

杂咏一百首·荆轲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杂咏一百首·杜预
    征南满腹智,实似小儿痴。汉水有涸日,沉碑无出时。...
  • 杂咏一百首·四皓
    去避坑焚祸,来成羽翼功。留侯不自语,驱使紫芝翁。...
  • 陈夫人哀诗
    龙川天下士,女子节尤奇。孟母迁邻训,共姜誓己诗。生无封国分,殁有表阡时。曾识双珠树,聊为补......
  • 三笑图
    坚白相非是,高虚目送雄。远公差解事,孔老各牢笼。...
  • 即事十绝
    老贼顺流下,周郎凭轼观。不干春水事,一蹙走曹瞒。...
  • 题林璞经属平寇录
    倏尔蜂窝起,俄然鼠首枭。果能歌竞病,不枉事票姚。瘴岭收氛祲,朝家赏烂焦。祝君深养勇,稍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