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糟蟹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曾几
2025-07-19

糟蟹

宋代  曾几  

风味端宜配曲生,无肠公子藉糟成。
可怜不作空虚腹,尚想能为郭索行。
张翰莼鲈休发兴,洞庭虾蟹可忘情。
君看醉死真奇事,不受人间五鼎烹。

糟蟹作者简介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糟蟹翻译及注释

《糟蟹》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曾几。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糟蟹
风味端宜配曲生,
无肠公子藉糟成。
可怜不作空虚腹,
尚想能为郭索行。
张翰莼鲈休发兴,
洞庭虾蟹可忘情。
君看醉死真奇事,
不受人间五鼎烹。

中文译文:
美味的蟹肉最适合与酒相搭配,
无肠的公子借助糟来变美食。
可怜那些空虚的胃,
却渴望成为郭索行的饕餮之物。
张翰再美味的莼鲈也不发自兴致,
洞庭湖的虾蟹可忘却所有情感。
君看,醉死却是真正的奇事,
不会被放入人间的五鼎锅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美味的蟹肉,以及一些与食物和饮食文化相关的意象。诗中提到了一位公子,他将普通的蟹肉通过腌制成糟而变得美味可口,这展示了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和创造力。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那些饥饿的人的同情,他们的胃是空虚的,渴望享受美味佳肴。诗人还提到了张翰,他是唐代的一位文人,但即使面对美味的蟹肉和鱼肉,也无法激发他的兴趣。最后,诗人通过描述醉死这一奇事,表达了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的思考,暗示人生的真正奇妙之处在于与享受美食和饮酒相伴的时刻,并表示醉死的人不会被放入五鼎锅中,即不会成为传世的名厨之作。

整首诗抒发了对美食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通过对食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以及对享受当下的呼唤。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食物的描述和隐喻,展示了诗人的思考和情感,给读者留下了一些思考的余地。

糟蟹拼音读音参考

zāo xiè
糟蟹

fēng wèi duān yí pèi qǔ shēng, wú cháng gōng zǐ jí zāo chéng.
风味端宜配曲生,无肠公子藉糟成。
kě lián bù zuò kōng xū fù, shàng xiǎng néng wéi guō suǒ xíng.
可怜不作空虚腹,尚想能为郭索行。
zhāng hàn chún lú xiū fā xīng, dòng tíng xiā xiè kě wàng qíng.
张翰莼鲈休发兴,洞庭虾蟹可忘情。
jūn kàn zuì sǐ zhēn qí shì, bù shòu rén jiān wǔ dǐng pēng.
君看醉死真奇事,不受人间五鼎烹。


相关内容11:

东望

食淮白鱼二首

水仙花

题陆务观草堂

又送刘著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孙知微画
    太古奇伟士,精思独于画。驰心入茫昧,万物赴挥洒。当时一名重,顾陆非尔亚。卓哉青城笔,妙绝冠......
  • 张道宗比部挽诗三首
    忆在南岐日,于今十二年。宦途聊邂逅,宾馆重留连。正喜谋黄峒,俄惊葬圃田。无由执行绋,徒尔泪......
  • 高邮无梅花求之于扬帅邓直阁
    送腊腊垂尽,迎春春欲回。如何万家县,不见一枝梅。有客幽寻去,无人远寄来。扬州何逊在,政用小......
  • 早晴至报恩山寺
    山石巉巉磴道微,拂松穿竹露沾衣。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大麦未收治圃晚,小蚕犹卧斫......
  • 送贺子忱参议之官闽中
    越侯宾客有辉光,领袖今年得望乡。诗似拾遗留剑外,才如处士去河阳。到时晚荔论园买,旧日春茶洗......
  • 雨二首
    秋冬久不雨,气浊喜云生。麦陇崇朝润,茅檐彻夜声。初来断幽径,渐密杂疏更。赖有墙阴荠,离离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