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继祖蟠室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与义
2025-09-07

题继祖蟠室三首

宋代  陈与义  

云起炉山久未移,功名不恨十年迟。
日斜疏竹可窗影,正是幽人睡足时。

题继祖蟠室三首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题继祖蟠室三首翻译及注释

《题继祖蟠室三首》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云起炉山久未移,
功名不恨十年迟。
日斜疏竹可窗影,
正是幽人睡足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幽居山林的隐士的生活情境。首先,诗人描述了山上云起的景象,表达了隐士已经在山中居住了很久,没有离开过的意愿。云起的意象也暗示了山中的宁静和与尘世的隔绝。

接着,诗人表达了他对功名的态度。他说自己并不后悔功名晚成,不介意晚了十年才有所成就。这表明他对功名和名利并不追求,更注重内心的宁静和个人修养。他选择了远离尘嚣的山居生活,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安宁。

在下两句中,诗人描绘了日落时分,透过窗户洒下的竹影。这一景象增添了幽静的氛围,暗示了此时正是幽居者入睡的时刻。通过疏竹可窗影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山中隐士的宁静和安详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在山中幽居的生活情境和对功名的淡然态度。通过描绘山景、表达对名利的超脱和幽居者的生活状态,诗人将自己的心境与读者分享,传递出一种超然世俗的意境,让人感受到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题继祖蟠室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tí jì zǔ pán shì sān shǒu
题继祖蟠室三首

yún qǐ lú shān jiǔ wèi yí, gōng míng bù hèn shí nián chí.
云起炉山久未移,功名不恨十年迟。
rì xié shū zhú kě chuāng yǐng, zhèng shì yōu rén shuì zú shí.
日斜疏竹可窗影,正是幽人睡足时。


相关内容11:

次韵芮漕国器忆去年上元二首

题东家壁

立春帖子·皇帝阁

立春帖子·皇帝阁

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立春帖子·太上皇帝阁
    欲识通明殿,须看德寿宫。圣君朝圣父,云捧两袍红。...
  • 寄题康平老眄柯亭
    高怀志丘壑,既足不愿余。惜哉三迳荒,滞彼天一隅。小筑聊自适,空园闢榛芜。清影吊高槐,气与西......
  • 同年杨谨仲教授生日
    孝行阴功未易量,从来家住玉田坊。人间柳复三千岁,海上他时日更长。...
  • 独立
    篱门一徙倚,今夜天星繁。独立人世外,唯闻涧水喧。丛薄凝露气,群峰带春昏。偷生亦聊尔,难与众......
  • 立春帖子·太上皇帝阁
    莫讶东风早,元从太极来。腊寒犹半月,花已满头开。...
  • 十七日夜咏月
    月轮隐东峰,奇彩在南岭。北崖草木多,苍茫映光景。玉盘忽微露,银浪泻千顷。岩谷散陆离,万象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