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浣溪沙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9-05

浣溪沙

宋代  苏轼  

浣溪沙  

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二首
覆块青青麦未苏。
江南云叶暗随车。
临皋烟景世间无。
雨脚半收檐断线,雪林初下瓦疏珠。
归来冰颗乱黏须。

浣溪沙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浣溪沙翻译及注释

《浣溪沙》是苏轼的一首宋代诗词,描述了作者在清晨醒来时看到大雪纷飞的景象,以及雨雪对自然和人类的影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明日酒醒,雪大作,
又作二首覆块青青麦未苏。
江南云叶暗随车。
临皋烟景世间无。
雨脚半收檐断线,
雪林初下瓦疏珠。
归来冰颗乱黏须。

诗意:
《浣溪沙》描绘了作者清晨醒来时大雪纷飞的景象。诗中描述了雨雪对自然的影响,如雨水滴落的声音、雨雪覆盖的景色以及檐口滴下的雨滴。诗人通过描写雨雪的细节,表达了对自然的关注和对冬季景色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和细腻的表达展现了冬季雨雪景象的美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冬日的清晨,感受着大雪纷飞的宁静和凛冽。

首句“明日酒醒,雪大作”揭示了诗人在清晨醒来时看到大雪纷飞的情景,雪花纷纷扬扬,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又作二首覆块青青麦未苏。江南云叶暗随车。”描述了大雪覆盖在青翠的麦田上,江南的云朵和落叶在车子行进中隐隐可见。这些描绘增添了一种诗意和朦胧的氛围,使读者产生了对江南美景的遐想。

接下来的两句“临皋烟景世间无。雨脚半收檐断线”,描绘了雨水滴落时的声音和雨滴在檐口的情景。这些细节描写使诗词更加生动,让人仿佛置身于雨中。

最后两句“雪林初下瓦疏珠。归来冰颗乱黏须。”描述了雪花落在瓦片上的情景,冰凌黏附在头发上,表现了冰冷的气候和寒冷的感觉。这些形象描写使整首诗词更加具体,展示了冬天的严寒和凛冽。

总体而言,苏轼的《浣溪沙》通过对大雪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冬季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他运用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表达方式,给读者带来了对冬季雨雪景象的深入观察和感受。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成为苏轼诗词创作中的佳作之一。

浣溪沙拼音读音参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míng rì jiǔ xǐng, xuě dà zuò, yòu zuò èr shǒu
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二首
fù kuài qīng qīng mài wèi sū.
覆块青青麦未苏。
jiāng nán yún yè àn suí chē.
江南云叶暗随车。
lín gāo yān jǐng shì jiān wú.
临皋烟景世间无。
yǔ jiǎo bàn shōu yán duàn xiàn, xuě lín chū xià wǎ shū zhū.
雨脚半收檐断线,雪林初下瓦疏珠。
guī lái bīng kē luàn nián xū.
归来冰颗乱黏须。


相关内容11:

战城南

渔家傲

公子重耳对秦客

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秦楼月·芳菲歇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悲歌行
    悲来乎,悲来乎。主人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吟。悲来不吟还不笑,天下无人知我心。君有数斗酒......
  • 洞庭湖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虞巡竟安在,轩乐讵曾过。唯有君山下,狂风万......
  • 送人归京师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 渔歌子
    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棹轻舟,出深浦,缓唱渔郎归去。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
  • 花
    莫道颜色如渥丹,莫道馨香过vK兰。东风吹绽还吹落,明日谁为今日看。...
  • 门有万里客行
    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褰裳起从之,果得心所亲。挽裳对我泣,太息前自陈。本是朔方士,今为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