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韩太祝知钱塘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7-16

送韩太祝知钱塘

宋代  司马光  

冠佩郁相映,由来积德家。
一时推俊异,四海走声华。
图籍添舟重,江山忘路赊。
夷涂指霄汉,跼骥不须嗟。

送韩太祝知钱塘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送韩太祝知钱塘翻译及注释

《送韩太祝知钱塘》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冠佩郁相映,由来积德家。
一时推俊异,四海走声华。
图籍添舟重,江山忘路赊。
夷涂指霄汉,跼骥不须嗟。

诗意:
这首诗词是送别韩太祝(官职名)前往钱塘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韩太祝的形象和事迹,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祝福。诗中展现了韩太祝的高尚品德、卓越才能以及他在社会上的声望和影响力。诗人认为韩太祝的成就是由于他多年来积累的善行和美德,使得他在众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个杰出的人物。诗人还表达了对韩太祝前程的期许,希望他能够在钱塘大展宏图,不忘初心,不畏艰难。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韩太祝的风采和他在社会上的地位。通过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如"冠佩郁相映","图籍添舟重"等,诗人将韩太祝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诗中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如"一时推俊异,四海走声华",以突出韩太祝的卓越才能和声望。整首诗词气势恢宏,表达了对韩太祝的敬佩和祝福,同时也展示了宋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和赏识。

送韩太祝知钱塘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hán tài zhù zhī qián táng
送韩太祝知钱塘

guān pèi yù xiāng yìng, yóu lái jī dé jiā.
冠佩郁相映,由来积德家。
yī shí tuī jùn yì, sì hǎi zǒu shēng huá.
一时推俊异,四海走声华。
tú jí tiān zhōu zhòng, jiāng shān wàng lù shē.
图籍添舟重,江山忘路赊。
yí tú zhǐ xiāo hàn, jú jì bù xū jiē.
夷涂指霄汉,跼骥不须嗟。


相关内容11: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

和圣俞咏昌言五物·白鹘图

酬永乐刘秘校四洞诗

秋日登观信亭

和子华招潞公暑饮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喜李侍郎得西京留台
    贱了何为者,栖栖今二毛。沧波浮片叶,大声载秋毫。利物物何补,营身身已劳。羡君遗世纲,脱屣一......
  • 花庵诗寄邵尧夫
    洛阳四时常有花,雨晴颜色秋更好。谁能相与共此乐,坐对年华不知老。...
  • 又寄题陟屺寺
    郑南峰下寺前轩,反景分明见渭川。为报十年容易别,於今愁悴不如先。...
  • 和伯镇再入馆
    甘泉献赋人,流落浙江滨。自叹三年谪,归来万事新。铨衡时进对,户牖日相亲。明主方思贾,非徒问......
  • 次韵和不疑假书邻几知方酣寝为诗通意
    江翁顺天和,心迹两夷简。虽如边韶寝,且异宰予懒。平居无进间,经史自课限。高歌慕翰林,鸣琴写......
  • 赠邵尧夫
    家虽在城阙,萧瑟似荒郊。远去名利窟,自称安乐巢。云归白石洞,鹤立碧松梢。得丧非吾事,何须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