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哭崔儿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18

哭崔儿

唐代  白居易  

掌珠一颗儿三岁,鬓雪千茎父六旬。
岂料汝先为异物,常忧吾不见成人。
悲肠自断非因剑,啼眼加昏不是尘。
怀抱又空天默默,依前重作邓攸身。

哭崔儿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哭崔儿翻译及注释

掌珠一颗儿三岁,
鬓雪千茎父六旬。
岂料汝先为异物,
常忧吾不见成人。
悲肠自断非因剑,
啼眼加昏不是尘。
怀抱又空天默默,
依前重作邓攸身。

中文译文:
抱着一颗三岁的儿子,
父亲已有六十多岁,鬓发如雪。
不曾料想,你先离开了我们,
常常忧虑我不能看到你成年。
我的忧伤不是因为刀剑伤害,
哭泣的眼睛加深了黑暗,而不是因为尘埃。
怀抱中又是空虚的,天空无声,
我重新扮演邓攸的角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为了悼念自己过早离世的儿子崔儿而写的。首先,诗人描绘了崔儿年幼而离世的情景,他只有三岁,而父亲已经年过六旬,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中父亲对儿子的离去感到非常痛苦和惋惜,他常常担心自己无法看到儿子长大成人。

其次,诗人将自己的悲痛比喻为内心的撕裂和眼泪的加深。他说他的悲伤不是因为剑的伤害,而是他的眼泪增加了黑暗的程度,这是一种比喻的表达,强调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绝望。

最后,诗人没有表达出对儿子死去的恨意,而是表示他重新扮演邓攸的角色,邓攸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他因儿子早逝而感到深深的痛苦和伤痛。通过重新扮演邓攸的角色,诗人表达了他永远为崔儿活在心中的决心和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儿子的离世和自己的悲痛的描述,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哀思和对儿子的思念之情,展示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和生死轮回的主题。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以及声音和形象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哭崔儿拼音读音参考

kū cuī ér
哭崔儿

zhǎng zhū yī kē ér sān suì, bìn xuě qiān jīng fù liù xún.
掌珠一颗儿三岁,鬓雪千茎父六旬。
qǐ liào rǔ xiān wèi yì wù,
岂料汝先为异物,
cháng yōu wú bú jiàn chéng rén.
常忧吾不见成人。
bēi cháng zì duàn fēi yīn jiàn, tí yǎn jiā hūn bú shì chén.
悲肠自断非因剑,啼眼加昏不是尘。
huái bào yòu kōng tiān mò mò, yī qián zhòng zuò dèng yōu shēn.
怀抱又空天默默,依前重作邓攸身。


相关内容11:

张十八员外以新诗二十五首见寄郡楼月下吟玩…寄微之

乌夜啼

阳春曲

寒夜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兼纪瑞物物·忆东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并州路(一作杨达诗,题云塞下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征人正垂泪,烽火起......
  • 冬词
    锦绣堆中卧初起,芙蓉面上粉犹残。台前也欲梳云髻,只怕盘龙手捻难。...
  • 中秋夜杭州玩月
    万古太阴精,中秋海上生。鬼愁缘辟照,人爱为高明。历历华星远,霏霏薄晕萦。影流江不尽,轮曳谷......
  • 履春冰
    投迹清冰上,凝光动早春。兢兢愁陷履,步步怯移身。鸟照微生水,狐听或过人。细迁形外影,轻蹑镜......
  • 对酒吟
    一抛学士笔,三佩使君符。未换银青绶,唯添雪白须。公门衙退掩,妓席客来铺。履舄从相近,讴吟任......
  • 送令狐相公赴太原
    六纛双旌万铁衣,并汾旧路满光辉。青衫书记何年去,红旆将军昨日归。诗作马蹄随笔走,猎酣鹰翅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