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金陵五题·江令宅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刘禹锡
2025-09-08

金陵五题·江令宅

唐代  刘禹锡  

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
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

金陵五题·江令宅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金陵五题·江令宅翻译及注释

《金陵五题·江令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朝词臣北朝客,
归来唯见秦淮碧。
池台竹树三亩馀,
至今人道江家宅。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诗人刘禹锡游历南北两地的经历和他对金陵(现在的南京)的感受。诗人以南朝的词臣和北朝的客人的身份,回到金陵后,只见到了秦淮河水碧绿的景色。在江家宅院中,有一片面积超过三亩的池塘和茂密的竹树。这个宅院至今仍被人们所称道。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景色和宅院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金陵的情感和对家园的思念。诗中的"南朝词臣北朝客"表明了诗人在南北两地游历的身份,他是一个来自北方的客人,在南方体验了南朝的文化和诗词的繁盛,然后回到故乡,对金陵的美景产生了深深的感慨。

诗中的"秦淮碧"描绘了秦淮河清澈见底的绿色,给人以清新宜人的感觉。"池台竹树三亩馀"描绘了江家宅院中的景色,池塘的面积达到了三亩以上,而且宅院周围种满了茂密的竹子,给人以宁静和幽雅的感觉。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金陵的怀念和对家园的向往之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宅院的美丽,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过去时光的感慨。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使人感受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金陵五题·江令宅拼音读音参考

jīn líng wǔ tí jiāng lìng zhái
金陵五题·江令宅

nán cháo cí chén běi cháo kè, guī lái wéi jiàn qín huái bì.
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
chí tái zhú shù sān mǔ yú, zhì jīn rén dào jiāng jiā zhái.
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


相关内容11:

首夏同诸校正游开元观,因宿玩月

答卢仝

哭诸故人,因寄元八

出塞(一作塞上曲)

乐天以愚相访沽酒致欢,因成七言聊以奉答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风雨晚泊
    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忽忽百年行欲半,茫茫万事坐......
  • 点额鱼
    龙门点额意何如,红尾青鬐却返初。见说在天行雨苦,为龙未必胜为鱼。...
  • 酬乐天早夏见怀
    庭柚有垂实,燕巢无宿雏。我亦辞社燕,茫茫焉所如。君诗夏方早,我叹秋已徂。食物风土异,衾裯时......
  • 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
    寂寞清明日,萧条司马家。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欲别能无酒,相留亦有花。南迁更何处,此地已......
  • 初加朝散大夫又转上柱国
    紫微今日烟霄地,赤岭前年泥土身。得水鱼还动鳞鬣,乘轩鹤亦长精神。且惭身忝官阶贵,未敢家嫌活......
  • 城南
    漾漾南涧水,来作曲池流。言寻参差岛,晓榜轻盈舟。万绕不再止,千寻尽孤幽。藻涩讶人重,萍分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