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重阳席上赋白菊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9-05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代  白居易  

菊花  重阳节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重阳席上赋白菊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重阳席上赋白菊翻译及注释

翻译
一院子的菊花金黄金黄,中间有一丛白似霜的花儿是这么孤独。
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注释
⑴郁金黄:花名,即金桂,这里形容金黄色的菊花似郁金黄。
⑵孤丛:孤独的一丛。
⑶白头翁:诗人自谓。

重阳席上赋白菊赏析

  白居易这首《重阳席上赋白菊》诗写得新颖而别致,词约而意丰。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题为“赋白菊”,诗开头却先道满园的菊花都是金黄色。“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这是用陪衬的手法,使下句中那白色的“孤丛”更为突出,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那一点红色也就更加显目了。“满”“郁”与“孤”两相对照,白菊更为引入注目。“色似霜”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白菊皎洁的色彩。

  更妙的是后两句:“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诗人由花联想到人,联想到歌酒席上的情景,比喻自然贴切,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是由于诗人随时留心观察生活,故能迅速从现实生活中来选取材料,作出具体而生动的比喻。这一比喻紧扣题意,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结句“白头翁人少年场”,颇有情趣。白菊虽是“孤丛”,好似“白头翁”,但是却与众“少年”在一起,并不觉孤寂、苍老,仍然充满青春活力。

重阳席上赋白菊拼音读音参考

chóng yáng xí shàng fù bái jú
重阳席上赋白菊

mǎn yuán huā jú yù jīn huáng, zhōng yǒu gū cóng sè shì shuāng.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hái shì jīn zhāo gē jiǔ xí, bái tóu wēng rù shào nián chǎng.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重阳席上赋白菊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时在一个重阳日与客饮酒赏菊有感而作,约作于大和九年(835年)。


相关内容11:

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有所思

唐多令·柳絮

忆秦娥

醉花阴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行路难
    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
  • 题大庾岭北驿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
  • 咏牡丹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 赠白马王彪·并序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
  •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
  • 山行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