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记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克庄
2025-07-19

记事

宋代  刘克庄  

辇路香风吹软尘,拥途士女看朱轮。
朝为赫赫大京兆,暮作栖栖逆旅人。
姬院肉屏俄顷散,帝城眉样一番新。
惟应唤醒茅檐叟,长驾柴车戴幅巾。

记事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记事翻译及注释

《记事》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辇路香风吹软尘,
拥途士女看朱轮。
朝为赫赫大京兆,
暮作栖栖逆旅人。

姬院肉屏俄顷散,
帝城眉样一番新。
惟应唤醒茅檐叟,
长驾柴车戴幅巾。

中文译文:
辇路上香风吹拂着柔软的尘土,
路上的士女拥挤着观看朱轮。
早晨是辉煌的大都城,
傍晚却成了无依无靠的旅行者。

宫院中的肉屏突然散开,
帝都的容颜焕然一新。
只有召唤着茅屋老人们醒来,
乘坐着柴车戴着幅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一个朝代的兴衰和人生的变迁为主题。诗人通过景物的变化和人物的对比,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无常。

诗的开篇以辇路香风吹软尘的描写,展示了繁华的景象。辇路是皇帝出行的道路,香风是指宫廷中散发出的香气,象征着权势与荣耀。士女们拥挤在路旁,观看着华丽的朱轮,显示了朝廷的威仪和人们对权力的追逐。

然而,诗的下半部分转折出现,朝为赫赫大京兆,暮作栖栖逆旅人。大都城早晨的辉煌与傍晚的无依无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揭示了朝代的更迭和人生的沉浮,暗示着权力的脆弱和人事的无常。

接着,诗人以姬院肉屏散开、帝城眉样一番新的描写,展现了帝都的变迁和新的面貌。姬院是宫廷中的一处住所,肉屏是遮挡的屏风,这里暗示着宫廷中的变动和人事的变迁。帝城的眉样一番新,表明了朝代的更替和社会的变革。

最后两句诗,诗人唤醒茅檐叟、长驾柴车戴幅巾,描绘了一个贫苦老人乘坐简陋的柴车的场景。这里通过对比,寓意着权力的消逝和普通人的生活。茅檐叟代表了普通百姓,他们在朝代更迭中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柴车和幅巾象征着朴素和朴实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描绘,展示了权力的兴衰和人生的变迁。诗人通过对比和转折,表达了人事无常的主题,强调了朝代更迭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同时也寄托了对朴素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记事拼音读音参考

jì shì
记事

niǎn lù xiāng fēng chuī ruǎn chén, yōng tú shì nǚ kàn zhū lún.
辇路香风吹软尘,拥途士女看朱轮。
cháo wèi hè hè dà jīng zhào, mù zuò xī xī nì lǚ rén.
朝为赫赫大京兆,暮作栖栖逆旅人。
jī yuàn ròu píng é qǐng sàn, dì chéng méi yàng yī fān xīn.
姬院肉屏俄顷散,帝城眉样一番新。
wéi yīng huàn xǐng máo yán sǒu, zhǎng jià chái chē dài fú jīn.
惟应唤醒茅檐叟,长驾柴车戴幅巾。


相关内容11:

谢王尚贤见访

送赵信州二首

题听蛙方君诗卷二首

观社行

挽郑甥主学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广游女
    男女不亲授,宁亲笔父书。如何出腹子,两个是胡雏。昔有吹笙侣,骖鸾上玉宸。奈何无欲地,著得有......
  • 冬蚊
    南州时令舛,冬月有蚊飞。岂是为饥崇,因而触祸机。照尤嫌画烛,驱尚入罗帏。吾母音容远,何妨用......
  • 匹马
    匹马曾经小店炊,一株玉雪映疏篱。无言谁识含情处,有韵全看背面时。乍见心方惊绝艳,重来人已折......
  • 方寺丞除云台观
    河岳腥膻愤朱忘,羡公遥领旧灵光。草荒太白骑驴迹,云冷希夷委蜕裳。定有遗民来献土,可无散吏去......
  • 春旱忽两五绝
    两似黄流决,云如黑汁翻。未言丰九扈,已觉饱千村。...
  • 哀二僧
    子瞻词里贬眉汉,鲁直诗中返哺僧。□□□□□□针,血写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