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姑苏杂咏 卓笔峰(在天平山)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高启
2025-09-07

姑苏杂咏 卓笔峰(在天平山)

明代  高启  

云来初似墨,雁过还成字。
千载只书空,山灵恨何事。

姑苏杂咏 卓笔峰(在天平山)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姑苏杂咏 卓笔峰(在天平山)翻译及注释

《姑苏杂咏 卓笔峰(在天平山)》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天平山上的景色,以及山中的云雾和飞过的雁鸟,表达了山灵对于千载以来无人能够真正理解它的悲愤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云来初似墨,雁过还成字。
千载只书空,山灵恨何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天平山上的景色和山中的云雾。诗人用“云来初似墨”来形容云雾的浓密,如同墨汁般黑暗。接着,他用“雁过还成字”来形容飞过的雁鸟,仿佛它们在空中划出了一行行的字迹。这种形象的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山中云雾和飞鸟的动态美。

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山灵的悲愤之情。他说“千载只书空”,意味着千百年来,人们对于山中景色的描绘只是空洞的文字,无法真正理解山的灵性和美丽。最后一句“山灵恨何事”,表达了山灵对于人们的无知和忽视的不满和悲伤。诗人通过这首诗词,呼唤人们去真正欣赏山的美丽,并且尊重自然,与山水相融,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的云雾和飞鸟,表达了山灵对于人们的不理解和忽视的悲愤之情。它呼唤人们去真正欣赏山的美丽,并且尊重自然,与山水相融,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姑苏杂咏 卓笔峰(在天平山)拼音读音参考

gū sū zá yǒng zhuō bǐ fēng zài tiān píng shān
姑苏杂咏 卓笔峰(在天平山)

yún lái chū shì mò, yàn guò hái chéng zì.
云来初似墨,雁过还成字。
qiān zǎi zhǐ shū kōng, shān líng hèn hé shì.
千载只书空,山灵恨何事。


相关内容11:

代书寄鸭脚子於都下亲友

柳絮

吴宫

夏珪风雪归庄图

许仲涂屯田以新诗见访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溪上
    秋色共溪长,游人笑语凉。萍开天倒影,莲堕水流香。鱼罶和星漉,禽罝带雨张。从今摇桂棹,不必问......
  • 幽庙
    老狐依丛祠,妖横起百怪。巢枭助鸣声,穴兔资狡狯。巫绐神灵言,俗奏饮食拜。三年空祷祈,万疾无......
  • 赴京道中逢还乡友
    我去君却归,相逢立途次。欲寄故乡言,先询上京事。...
  • 依韵和永叔雪後见寄兼云自尹家兄弟及几道散
    常欲登芒岭,无由见洛桥。雪飞关戍迥,人忆剡溪遥。广隰嘶征雁,长河起怒飚。遽言欢友散,能使去......
  • 姑苏杂咏 开元寺石钵
    宝石当年琢帝青,浮波不异木杯轻。传灵已历乾陀国,乞食曾来舍卫城。渔父得时初洗献,法王在日每......
  • 疲马
    疲马不畏鞭,暮途知几千。当须量马力,始得君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