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竹溪三诗·昌黎与孟简尚书书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刘克庄
2025-09-12

和竹溪三诗·昌黎与孟简尚书书

宋代  刘克庄  

纷纷儒墨互攻排,此事吾尝体认来。
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骊岫拨残灰。
贤如颜闵今亡矣,古有彭聃安在哉。
岁晚雪中逢族子,退之至此未忘骸。

和竹溪三诗·昌黎与孟简尚书书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和竹溪三诗·昌黎与孟简尚书书翻译及注释

《和竹溪三诗·昌黎与孟简尚书书》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刘克庄。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纷纷儒墨互攻排,
各种学派争论不休,
我曾体会过这种争论。

一向嵩山面空壁,
长期在嵩山面对着空壁,
一直在骊岫山上拨动残灰。

贤人如颜闵今已亡去,
古代曾有彭聃安然在世。
多年后,在雪中相遇族人,
退隐之后,依然不能忘怀他们的遗骸。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学术争论的触动以及对前贤和族人的思念之情。作者描述了儒墨两种学派的争论,表示自己曾经亲身体验过这种争论的激烈和复杂性。接着,作者将自己的退隐生活与嵩山和骊岫山相联系,表达了自己长期面对空壁和拨动残灰的修行境界。在最后几句中,作者提到了贤人颜闵和彭聃,表达了对已逝先贤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中,作者提到在雪中相遇族人,并表示即使退隐之后,依然不能忘怀他们的遗骸,表达了对族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对学术争论、修行境界和对先贤和族人的思念之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学问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性。整体上,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并通过对不同主题的交织,构建了一幅深邃而富有意味的画面。

和竹溪三诗·昌黎与孟简尚书书拼音读音参考

hé zhú xī sān shī chāng lí yǔ mèng jiǎn shàng shū shū
和竹溪三诗·昌黎与孟简尚书书

fēn fēn rú mò hù gōng pái, cǐ shì wú cháng tǐ rèn lái.
纷纷儒墨互攻排,此事吾尝体认来。
yī xiàng sōng shān miàn kōng bì, yī yú lí xiù bō cán huī.
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骊岫拨残灰。
xián rú yán mǐn jīn wáng yǐ, gǔ yǒu péng dān ān zài zāi.
贤如颜闵今亡矣,古有彭聃安在哉。
suì wǎn xuě zhōng féng zú zi, tuì zhī zhì cǐ wèi wàng hái.
岁晚雪中逢族子,退之至此未忘骸。


相关内容11:

寄题惠州嘉祐寺坡公手植枞树

杂咏一百首·博浪壮士

挽黄德远堂长二首

喜晴一首

用曹帅侍郎韵赠曹路分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齐俗
    柏寝才休又雪宫,杀麋罪与杀人同。徂丘稷下人多诈,谁肯投身入阱中。...
  • 物化
    今朝风物甚美,明日阴晴未知。夕阳无回照理,落花有上天时。...
  • 挽赵孺人
    婉变宗姬性,坚贞烈士肠。簪蒿安隐约,画荻训偏傍。防墓夫同穴,泷阡子表冈。夫人真范母,那得不......
  • 别张粹一首
    同谒金闺觐茂陵,鼎湖弓剑隔西兴。绝怜晚景如庞老,空为州人惜许丞。自有名姬调绿绮,可无侍女直......
  • 史稿
    虽有隆乾手泽传,空疏岂敢望谈迁。春秋笔绝经谁续,光岳气分材少全。老去汗颜惭巧斩,向来执手付......
  • 子□林粹饷予双鸡
    空谷跫然闻足音,殷勤通守致家禽。阴晴不爽司晨□,□暮全无起舞心。梦短那堪眠警枕,胫长稍已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