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赠诗僧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方岳
2025-09-11

赠诗僧

宋代  方岳  

从来佛法无多子,底用芒鞋半九州。
赢得诸人诗满袖,草深一丈法堂秋。

赠诗僧作者简介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赠诗僧翻译及注释

《赠诗僧》是宋代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佛教僧侣为题材,表达了对佛法传承的敬意和对诗词艺术的赞美。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从来佛法无多子,
底用芒鞋半九州。
赢得诸人诗满袖,
草深一丈法堂秋。

诗词的诗意:
这首诗词以佛法传承的主题为线索,展现了佛教僧侣的身影。诗人表达了佛法传承者的稀少和珍贵,用"佛法无多子"表明佛法传承者很少。在这个意境中,诗人运用了"芒鞋"的比喻,表示佛法传播的广阔范围,好像穿着芒鞋走遍了半个九州。最后两句表达了佛法传承者的才华横溢,他们的诗才如此丰富,就像满袖的诗篇一样,而在法堂中,秋天的草丛更显得茂盛高深。

诗词的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佛法传承者的稀缺和珍贵,诗人通过"芒鞋半九州"的形象描绘了佛法传播的广阔范围,给人以宏大的气势。同时,通过"诗满袖"的描写,表达了佛法传承者们在诗词艺术上的卓越才情,使人们对他们的才华和智慧产生敬仰之情。最后,诗人运用"草深一丈法堂秋"的意象,展示了法堂中秋天草丛的茂盛,象征佛法的深邃和广博。整首诗情景交融,言简意赅,给人以韵味深长的诗意体验。

这首诗词通过佛法与诗词艺术的结合,既赞美了佛法传承者的才华和智慧,又表达了对佛法的景仰和尊重。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佛法的广博和深邃。整首诗意境优美,既传达出对佛法的崇敬,又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赞美。

赠诗僧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shī sēng
赠诗僧

cóng lái fó fǎ wú duō zǐ, dǐ yòng máng xié bàn jiǔ zhōu.
从来佛法无多子,底用芒鞋半九州。
yíng de zhū rén shī mǎn xiù, cǎo shēn yī zhàng fǎ táng qiū.
赢得诸人诗满袖,草深一丈法堂秋。


相关内容11:

出居十六咏·草堂

胡登仕送花

癸卯元日

呈知郡汪少卿

次韵程兄见寄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牛庵后古松五株
    山中老子一间屋,屋后秦人五大夫。丘壑得专閒日月,衣冠甚伟古眉须。计今当是百年物,着我添成六......
  • 枕石
    短簟相携入薜萝,且容眠石略婆娑。未曾八月暑如此,何处中秋天最多。一壑风烟贫受用,百年时序老......
  • 陪刘提察少集四圣观
    诗人胸次倒磊块,试浇之酒将何知。作诗不压林逋倒,正恐湖山亦厌余。...
  • 田制
    井田变阡陌,万世以罪秦。商君信苛刻,不过民自民。汉名反秦火,当与三代邻。今年田欲方,明年田......
  • 田头
    田头科斗古文字,石上臼洼山鼎彝。勘破世间烦恼障,醉而已矣不吟诗。...
  • 和放翁社日四首·社牲
    年登敛牲钱,日吉视牢荚。烹庖香满村,未觉膰脤窄。馂余裹青蒻,篱落笑言哑。咄哉陈孺子,乃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