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雷塘晚归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珪
2025-09-05

雷塘晚归

宋代  王珪  

塘梢黯黯夕云低,苍莽荒原望四迷。
海日光寒衔岛树,江潮声暴压城鼙。
乔林风劲横鵰眼,浅草霜乾快马蹄。
战血未收边戍苦,玉龙谁为一提携。

雷塘晚归作者简介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雷塘晚归翻译及注释

《雷塘晚归》是宋代王珪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通过描绘雷塘晚归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战争的思考和对边塞生活的感慨。

译文:
塘梢黯黯夕云低,
苍莽荒原望四迷。
海日光寒衔岛树,
江潮声暴压城鼙。
乔林风劲横鵰眼,
浅草霜乾快马蹄。
战血未收边戍苦,
玉龙谁为一提携。

诗意:
这首诗词以雷塘晚归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战争元素,表达了作者对边塞战争的关切和对战士们辛苦生活的思念之情。

赏析:
诗词以写实的手法塑造了整个景象,通过描绘夕阳下黯淡的天空、苍茫的荒原,以及海上冰冷的光芒和江潮压迫般的声音,展示了诗人对边塞战争环境的真实描写。乔林中风劲,鵰眼横飞,浅草上的霜已经干燥,快马的蹄声传来。这些描写不仅刻画了边塞的荒凉景象,也向读者展示了战士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奔赴战场的决心。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战争中牺牲的战士的思念和对他们的敬意。"战血未收边戍苦"表明战争的残酷和战士们的牺牲,而"玉龙谁为一提携"则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勇敢的战士们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运用意象的手法,展现了边塞战争的残酷与边塞生活的艰辛。同时,诗中融入了对战士们的赞美和思念,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思考和对英勇战士的敬仰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具有浓厚的边塞情怀和崇高的战争精神,引人深思。

雷塘晚归拼音读音参考

léi táng wǎn guī
雷塘晚归

táng shāo àn àn xī yún dī, cāng mǎng huāng yuán wàng sì mí.
塘梢黯黯夕云低,苍莽荒原望四迷。
hǎi rì guāng hán xián dǎo shù, jiāng cháo shēng bào yā chéng pí.
海日光寒衔岛树,江潮声暴压城鼙。
qiáo lín fēng jìn héng diāo yǎn, qiǎn cǎo shuāng gān kuài mǎ tí.
乔林风劲横鵰眼,浅草霜乾快马蹄。
zhàn xuè wèi shōu biān shù kǔ, yù lóng shuí wèi yī tí xié.
战血未收边戍苦,玉龙谁为一提携。


相关内容11:

和元参政喜雪

宫词

诗一首

依韵和景仁闻喜席上作兼呈司马君实内翰

题瑞芝图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帝阁
    采丝缠粽动嘉辰,浴殿风生画扇轮。拂晓千门放金钥,玉阶还有谢衣人。...
  • 郊外
    策马陟平原,天空荡楚氛。秋声无限叶,暮色几重云。草远烟痕阔,山回鸟道分。行行吟未已,归路日......
  • 立春内中帖子词·皇帝阁
    禁沼冰开跳锦鲤,御林风暖啭黄鹂。金舆未下迎春阁,折遍名花第一枝。...
  • 宫词
    银盆著水洒球场,马嚼衔声立两行。齐上玉鞍随仗列,粟金腰带小牌方。...
  •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
    忆昨颁遗诏,犹闻玉几香。鼎湖龙已去,汾水雁空翔。北极星辰暗,三山日月长。宸游在何处,尚想赭......
  • 和太师相公秋兴十首
    亭臯危叶乍经霜,过尽惊鸿落吹长。间上层楼待初月,方壶残漏下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