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魏衍三日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师道
2025-09-09

和魏衍三日二首

宋代  陈师道  

堤沙泥尽未及尘,江波不动风生纹。
虎头鱼尾不知数,朱旗一点来奔云。
春容已老有余态,祓禊虽古无前闻。
踏青摸石修秘祝,落日带雨催行人。
听诗对月两不厌,颇觉过目徒纷纷。
君不见天宝杜陵翁,屈宋才堪作近邻。

和魏衍三日二首作者简介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和魏衍三日二首翻译及注释

《和魏衍三日二首》是宋代陈师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堤沙泥尽未及尘,
江波不动风生纹。
虎头鱼尾不知数,
朱旗一点来奔云。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河堤上的景象。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表达了自然界的平静与动感。

诗中的"堤沙泥尽未及尘,江波不动风生纹"描绘了河堤上的沙土干涸,没有尘土扬起,江水平静如镜面,微风吹动水面形成细小的波纹。这些描写传达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安详。

"虎头鱼尾不知数,朱旗一点来奔云"这句诗描绘了远处的景象。诗人用虎头鱼尾来形容模糊不清的景物,朱旗的一点则象征着迅猛奔驰的云彩。这种景象给人以疾驰和浩渺的感觉,与前面描绘的静谧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诗歌的变化和层次感。

接下来的几句诗描述了春天的容貌已经老去,但是祓禊的仪式依然古老神秘,没有前所未闻的。踏青、摸石、修秘、祝福等词汇都与自然和宗教仪式有关,突出了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人们对于宗教仪式的尊重。

最后两句"落日带雨催行人,听诗对月两不厌"表达了作者对景色的喜爱与赞美。落日带雨催促行人归去,而作者仍然沉浸在诗歌之中,不厌其烦地倾听、赏析。这些诗句表达了对自然景色和文学艺术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崇敬。

整首诗描绘了河堤上的宁静景象和远处的奔驰云彩,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诗意的思考,展示了陈师道对自然和文化的独特感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陈师道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笔触,将自然景色与情感融合在一起,使作品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意境。

和魏衍三日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hé wèi yǎn sān rì èr shǒu
和魏衍三日二首

dī shā ní jǐn wèi jí chén, jiāng bō bù dòng fēng shēng wén.
堤沙泥尽未及尘,江波不动风生纹。
hǔ tóu yú wěi bù zhī shù, zhū qí yì diǎn lái bēn yún.
虎头鱼尾不知数,朱旗一点来奔云。
chūn róng yǐ lǎo yǒu yú tài, fú xì suī gǔ wú qián wén.
春容已老有余态,祓禊虽古无前闻。
tà qīng mō shí xiū mì zhù, luò rì dài yǔ cuī xíng rén.
踏青摸石修秘祝,落日带雨催行人。
tīng shī duì yuè liǎng bù yàn, pō jué guò mù tú fēn fēn.
听诗对月两不厌,颇觉过目徒纷纷。
jūn bú jiàn tiān bǎo dù líng wēng, qū sòng cái kān zuò jìn lín.
君不见天宝杜陵翁,屈宋才堪作近邻。


相关内容11:

中秋夜东刹赠仁公

程高承议赴夔路转运判官求诗

嵩阳书院诗

秋日杂兴

道中即事呈岑使君吏部次和德麟韵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
    平时峥嵘想,局蹐在城郭。言登诸峰胜,幽情散寥廓。焉能乘海桴,终期老丘壑。...
  • 和魏衍三日二首
    林花女颊红,春水瓜头绿。步蹇我三休,来同君一足。苦嗟所历小,不尽千里目。暮景向昏鸦,归涂取......
  • 春日即事九首
    娇马宁馨郎,毡车薄媚娘。萧萧两蓬鬓,愁入少年场。...
  • 答田生
    酒亦有何好,人今不肯忘。苟无愁可解,何必醉为乡。剩欲论奇字,终能讳秘方。直饶肌骨秀,正要画......
  • 杨花词三首
    特地飞来有意,等闲却去无情。若比迩来时态,秪应时态犹轻。...
  • 谷隐寺
    挈巢江湖去,端为山水癖。朅来谷隐游,契我赏心适。寒江渺平楚,复岭转层壁。谁与龙象筵,一扫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