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留题郡楼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寇准
2025-09-10

留题郡楼

宋代  寇准  

千里关河一望间,登临长到夕阳还。
欲驱征旆归朝去,更倚高楼看暮山。

留题郡楼作者简介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团练副使李迪迎寇准尸灵厝于衡州(今衡阳市)岳屏山花药寺,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留题郡楼翻译及注释

诗词:《留题郡楼》
朝代:宋代
作者:寇准

千里关河一望间,
登临长到夕阳还。
欲驱征旆归朝去,
更倚高楼看暮山。

中文译文:
远眺千里的关隘和河流,
登上高楼,直到夕阳西下。
渴望驱逐战旗,回朝归来,
再次依靠高楼,眺望夕阳下的群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寇准登上一座郡楼,远眺千里的关隘和河流,一直到夕阳西下的景象。诗中表现出作者对壮丽自然景色的赞叹和对归家的渴望。

首先,诗的开头描述了眺望的景象,千里的关河尽收眼底,展现出辽阔壮丽的自然景观。这种视野的广阔给人以开阔的感受,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接着,诗人写道自己登上高楼,一直到夕阳西下,表现出作者对美景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夕阳下的景色给人以温暖和宁静的感觉,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流逝。

在第三、四句中,作者表达了自己渴望驱逐战旗,回归朝廷的心愿。这里的"征旆"指的是战旗,作者可能是一位将领,他在远方征战,但内心却怀有归乡的渴望。这种对归家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对平安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归隐的思考。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再次依靠高楼,眺望夕阳下的群山的意愿。这表明即使在归来之后,作者仍然希望通过登高远望来寻求心灵上的宁静和满足,同时也显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美好赞美、对归家的渴望以及对内心深处宁静的追求。同时,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境界也是宋代文人追求的理想境界之一。

留题郡楼拼音读音参考

liú tí jùn lóu
留题郡楼

qiān lǐ guān hé yī wàng jiān, dēng lín zhǎng dào xī yáng hái.
千里关河一望间,登临长到夕阳还。
yù qū zhēng pèi guī cháo qù, gèng yǐ gāo lóu kàn mù shān.
欲驱征旆归朝去,更倚高楼看暮山。


相关内容11:

送温尚书入洛

应制太清楼观书

赠陈进士

汲水禅静琳老寄诗因次韵奉寄

东归呈元度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途次方城
    方城旧路四曾过,此度偏饶怅望多。独倚客亭思往事,南阳何异梦南柯。...
  • 林进士数见过又遗一诗辄以奉报
    夫子胡为者,行吟颇自奇。少年应苦学,今日定何之。天地空羸马,肝肠饱旧诗。江边餬口掾,风雨共......
  • 秋日武关道中
    行尘漠漠起西风,来往征轩似转蓬。驻马几多愁思苦,乱蝉衰柳武关中。...
  • 庐山
    江南到处佳山水,庐阜丹霞是胜游。独抱古琴携竹杖,若逢绝境莫归休。...
  • 闻杜宇
    曾为深冤无处雪,长年江上哭青春。平林雨歇残阳后,愁杀天涯去国人。...
  • 二月二十八日祷雨龙湫
    折腰五斗自难堪,每为斯人食不甘。赤地黄埃迷泽国,老龙饮血亦分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