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过潼关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邵雍
2025-07-24

过潼关

宋代  邵雍  

禁密因离乱,机闲为太平。
山河虽设险,道德岂容争。
不究千一义,空传百二名。
遐方久无外,何复用鸡鸣。

过潼关翻译及注释

《过潼关》是宋代文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禁密因离乱,机闲为太平。
山河虽设险,道德岂容争。
不究千一义,空传百二名。
遐方久无外,何复用鸡鸣。

诗意:
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观察和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思考。禁卫机构的存在是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而宁静和太平的境况则使得机构失去了应有的作用。虽然山河可以设立险阻,但真正的道德却不容许争斗。人们过分追求名利,却忽视了千变万化的道义真谛,只空传百二个虚名。远方的地方久已没有了外敌,为何还需要用鸡鸣来提醒?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对道德伦理的思考为主题,反映了邵雍对宋代社会的一些看法。首先,他指出禁卫机构存在的原因是因为社会的动荡和不安,禁卫的重要性与社会的稳定息息相关。然而,一旦社会趋于平静,禁卫机构的作用就会变得多余。其次,邵雍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认为山河的险阻虽然可以阻挡外敌,但真正的道德伦理不应该容许争斗和冲突。他指责人们追求名利,却忽视了道义的真谛,只空传一些虚名,暗示人们应当重视道德的修养和真正的价值观。最后,他以一个反问句结束,提出了一个思考:在遥远的地方已经没有外敌,为何还需要用鸡鸣来提醒?这句话意味着社会的和平和稳定,暗示人们不应该陷入过度的警惕与恐惧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社会现象和道德伦理的思考,传达了作者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观察和思考。它提醒人们应当关注道德伦理的价值,追求真正的太平与和谐。

过潼关拼音读音参考

guò tóng guān
过潼关

jìn mì yīn lí luàn, jī xián wèi tài píng.
禁密因离乱,机闲为太平。
shān hé suī shè xiǎn, dào dé qǐ róng zhēng.
山河虽设险,道德岂容争。
bù jiù qiān yī yì, kōng chuán bǎi èr míng.
不究千一义,空传百二名。
xiá fāng jiǔ wú wài, hé fù yòng jī míng.
遐方久无外,何复用鸡鸣。


相关内容11:

二十五日依韵和左藏吴传正寺丞见赠

依韵和张子坚太博

和君实端明登石阁

花月长吟

牧童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答{上密下冉}秀才求诗吟
    林下闲言语,何须要许多。几乎三百首,足以备吟哦。...
  • 寄三城王宣徽二首
    林下居虽陋,花前饮却频。世间无事乐,都恐属闲人。...
  • 大易吟
    天地定位,否泰反类。山泽通气,损咸见义。雷风相薄,恒益起意。水火相射,既济未济。四象相交,......
  • 和云
    万里幙四垂,一片云自飞。祗知根抱石,不为天为衣。既来曾无心,却去宁有机。未能作霖雨,安用帝......
  • 责已吟
    不为十分人,不责十分事。既为十分人,须责十分是。...
  • 履道会饮
    众人之所乐,所乐唯嚣尘。吾友之所乐,所乐唯清芬。清芬无鼓吹,直与太古邻。太古者靡佗,和气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