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过邠州留题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窦仪
2025-09-07

过邠州留题

宋代  窦仪  

多少樊笼不敢开,强拘物性要相倍。
何时得似邠州守,德政临民鹤自来。

过邠州留题翻译及注释

《过邠州留题》是宋代窦仪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多少樊笼不敢开,
强拘物性要相倍。
何时得似邠州守,
德政临民鹤自来。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樊笼和邠州守的对比来表达对时代局限和个人追求的思考。诗人触景生情,借物抒怀,把樊笼比喻为对物质欲望的束缚,而邠州守则象征着道德政治的理想。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邠州守一样,能够实施德政,使人民安居乐业。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思考和追求。首两句“多少樊笼不敢开,强拘物性要相倍。”通过描绘樊笼和物性拘束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欲望的压抑和对现实局限的不满。诗中的“樊笼”可以理解为个人追求、社会压力或者是对于自由的向往。而“物性要相倍”则强调了物欲的强大力量,使得人们不敢轻易放手追求内心真正的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何时得似邠州守,德政临民鹤自来。”则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邠州守作为一个道德高尚、为民众着想的形象,成为了诗人心目中的楷模。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邠州守一样,能够实施德政,使人民享受幸福和安宁。最后一句“德政临民鹤自来”,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了理想社会的美好景象,鹤作为传统文化中的吉祥象征,象征着和平、幸福和繁荣。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局限的思考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通过对物欲束缚和道德理想的对比,诗人呼吁追求道德和德政,为人民谋幸福。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过邠州留题拼音读音参考

guò bīn zhōu liú tí
过邠州留题

duō shǎo fán lóng bù gǎn kāi, qiáng jū wù xìng yào xiāng bèi.
多少樊笼不敢开,强拘物性要相倍。
hé shí dé shì bīn zhōu shǒu, dé zhèng lín mín hè zì lái.
何时得似邠州守,德政临民鹤自来。


相关内容11:

病中思归

题云溪庵

寄范季随

客临安怀旧都

留题剑池石壁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纪西夏事
    承平废边事,备预久已亡。万卒不知战,两城皆复隍。轻敌谓小丑,视地固大荒。愿因狂狡叛,從此葺......
  •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沙井地多异,华林景最幽。溪声常到枕,山色正含秋。树密苔封径,庭虚月满楼。清癯光累世,高义集......
  • 别陈常簿埙五首
    菜畦绝夜雨,麦垅摇春风。析舆奉欢笑,意与物态同。路才百里近,水可一夕通。君其戒徒御,驾言无......
  • 庚寅人日雨夕大雷电激而成雹阳专而阴不胜寒
    龙马交战相长雄,一胜一负互始终。二气协击威力穷,凝冰迸出焦火中。跳丸飞砲怒打空,一夜白尽千......
  • 保应庙
    庙食空山八百年,衣冠犹是李唐前。汴河十里垂杨柳,何似松阴数亩田。...
  • 至元廿四年十一月二十日得宣命诣朝可庵有诗
    抱琴来会锦沙溪,音响能清一世埃。不学晋人反招隐,颇知陶令欲归来。羡君雪里骑驴兴,哀我年前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