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览镜七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陶望龄
2025-07-21

览镜七首

明代  陶望龄  

食柏生香事有征,吾生物化岂无凭。
笋乡嗜久枯同竹,梵夹翻多瘦亦僧。
荤血断来余紫蓼,衣冠抛尽只朱藤。
荒芜田业关何事,已种南湖十亩菱。
¤

览镜七首翻译及注释

《览镜七首》是明代陶望龄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食柏生香事有征,
吾生物化岂无凭。
笋乡嗜久枯同竹,
梵夹翻多瘦亦僧。

荤血断来余紫蓼,
衣冠抛尽只朱藤。
荒芜田业关何事,
已种南湖十亩菱。

译文:
吃下柏树的芽儿,产生了香气,这表明了有征兆的事情;
我的生命经历了物质的变化,岂会没有依据。
生长在笋乡,喜欢长久的干瘪像竹子一样,
梵夹(僧侣的衣物)翻动时,也多是瘦弱的僧人。

新鲜的鲜血一旦停止,只余下紫色的蓼草,
抛弃了衣冠的华丽,只剩下红色的藤蔓。
荒芜了田地和产业,关心什么大事呢,
已经在南湖种植了十亩的菱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物质变化和人生的思考。作者通过食用柏树的芽儿产生香气这一现象,暗示了生活中一些微小的迹象和线索,可能预示着未来的变化和发展。作者认为自己的生命也经历了物质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必然有一定的依据和根据。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作者生活在笋乡,喜欢长久的干瘪,就像竹子一样。这里的竹子象征着坚韧和不屈的品质。梵夹翻动时,多是瘦弱的僧人,这可能是在暗示人们追求精神境界的同时,也常常忽略了对物质生活的关注。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荤血断绝后,只余下紫色的蓼草,抛弃了华丽的衣冠,只剩下红色的藤蔓。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对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放弃,将重心转向更加纯粹和朴实的东西。

最后两句提到田地和产业荒芜,问关心这些有何意义,而已经在南湖种植了十亩的菱角。这里展示了作者对物质追求的淡化,将注意力转向了自然和简单的生活,寄托了对宁静和内心平和的向往。

总体上,这首诗词通过对物质变化和人生追求的思考,表达了对精神境界和内心平和的追求,呼唤人们不要被表面的华丽所迷惑,而真正关注内心的追求和人生的意义。

览镜七首拼音读音参考

lǎn jìng qī shǒu
览镜七首

shí bǎi shēng xiāng shì yǒu zhēng, wú shēng wù huà qǐ wú píng.
食柏生香事有征,吾生物化岂无凭。
sǔn xiāng shì jiǔ kū tóng zhú, fàn jiā fān duō shòu yì sēng.
笋乡嗜久枯同竹,梵夹翻多瘦亦僧。
hūn xuè duàn lái yú zǐ liǎo, yì guān pāo jǐn zhǐ zhū téng.
荤血断来余紫蓼,衣冠抛尽只朱藤。
huāng wú tián yè guān hé shì, yǐ zhǒng nán hú shí mǔ líng.
荒芜田业关何事,已种南湖十亩菱。
¤


相关内容11:

病后

十一绝句

江门

采真诗再为慧虚度师恭撰六首

呈同社诸友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子夜四时歌
    北风昨夜来,大雪忽三尺。不愁送侬寒,但愁断欢迹。...
  • 文文起掩关药圃却寄
    短墙傍市锁烟鬟,孤客凝思罨画间。飞梦不曾离一郭,传书翻似隔重山。世尘恼眼聊思净,花事关心恐......
  • 三闾大夫祠
    襜帷褰薄暮,回飙吹白云。下有栖神宇,惨淡临江濆。行吟既不返,遗响宁再闻。绿荣并丹彩,婉尔含......
  • 过故沈丘王废苑
    寂寞何王苑,荒凉废寝孤。月临还玉砌,风振自金铺。春暖狐交窜,天昏鹳独呼。可怜台下柳,还对古......
  • 元夕东池上作
    未老只伤离,春霜着鬓丝。才过拜年日,又属放灯时。头重生憎酒,心问熟品诗。此身萍叶似,漂泊偶......
  • 溪行二首
    川原呈伎俩,窈窕斗春晴。溪转日频换,窗中山自生。牙樯增水丽,霞气压船轻。小鸟何为者,无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