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照镜见白发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张九龄
2025-09-09

照镜见白发

唐代  张九龄  

感慨  抒怀  言志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照镜见白发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照镜见白发翻译及注释

《照镜见白发》是唐代张九龄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自觉时光流转、岁月不息、青春已逝的感慨,通过对镜中白发的映照,唤起了对自身年龄增长和光阴流逝的思考。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诗中的第一句“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描绘了作者年轻时的志向和对成功的渴望,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白发渐多,时间的消逝让他感到悲伤和迷茫。

第二句“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通过明镜反射出的自己,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变老的认知和自怜之情。镜中映照的形象与现实相对照,使得作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时光的无情和自身的衰老。

这首诗词流露出唐代士人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逝去的无奈,揭示了人生短暂和岁月不待人的现实。通过明镜中的白发,诗人以自我为镜,反思人生,抒发了对光阴流逝不可挽回的感慨和对自身衰老的悲伤。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对时间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惜,引人深思。

照镜见白发拼音读音参考

zhào jìng jiàn bái fà
照镜见白发

sù xī qīng yún zhì, cuō tuó bái fà nián.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shéi zhī míng jìng lǐ, xíng yǐng zì xiāng lián.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相关内容11:

赠解诗歌人

生查子

休洗红

相见欢

冬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念奴娇·还都后诸公见追和赤壁词用韵者凡六人亦复重赋
    离骚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江左诸人成底事,空想岩岩青壁。五亩苍烟,一丘寒玉,岁晚忧风......
  • 夏城坐雨
    河外孤城枕草莱,绝边风雨送愁来。一秋穿堑兵多死,十月烧荒将未回。往事空馀元昊骨,壮心思上李......
  • 子革对灵王
    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乾溪,......
  • 潭州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
  • 霜天晓角
    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梦绝。金兽爇。晓寒兰烬灭。要卷珠帘清赏......
  • 浪淘沙·云藏鹅湖山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