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山中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涉
2025-07-19

山中

唐代  李涉  

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
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
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山中作者简介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山中翻译及注释

《山中》是唐代诗人李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
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
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放牧的牧童在山中偷吃李涉的竹子,而李涉无奈地看着他。尽管李涉呼喊让牧童回应,但牧童只是嘲笑他,就像一只敏捷的鹿一样。李涉想要报告这个事情给牧童的主人,但牧童却深入山中,不再回到家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小故事,通过描写牧童偷吃竹子和李涉的反应,展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的思考。

首先,诗中的牧童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无拘无束的生命力。他无视李涉的呼喊,自由自在地享受着山中的美食,象征了自然界的自主性和不受限制的本性。与此同时,牧童的行为也暗示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破坏。

李涉在诗中表现出无奈和被愚弄的情绪。他对牧童的呼喊没有得到回应,只听见了嘲笑声。牧童的嘲笑使他感到无力和无助,同时也显现出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无能为力。

最后两句表达了李涉想要向牧童的主人报告此事的意愿,然而牧童却继续深入山中不回家。这种情节的设置,进一步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和无法沟通的困境。人类的意图和行动在自然面前显得微不足道,自然的力量和规律超越了人类的控制。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对人类欲望与自然力量冲突的感慨。它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珍惜资源,并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平衡关系。

山中拼音读音参考

shān zhōng
山中

wú nài mù tóng hé, fàng niú chī wǒ zhú.
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
gé lín hū bù yīng, jiào xiào rú shēng lù.
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
yù bào tián shè wēng, gēng shēn bù guī wū.
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相关内容11:

鱼游春水

浣溪沙

江城子

伤桃源薛道士

更漏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浣溪沙
    红粉佳人白玉杯。木兰船稳棹歌催。绿荷风里笑声来。细雨轻烟笼草树。斜桥曲水绕楼台。夕阳高处画......
  • 浣溪沙
    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
  • 杜鹃
    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至今衔积恨,终古吊残魂。芳草迷肠结,红花染血痕。山川尽春色,呜咽复......
  • 冬日山居思乡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忽然归故国,孤想寓......
  • 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
    惨结秋阴,西风送、霏霏雨湿。凄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但......
  • 哨遍
    其陋。独鄱阳董毅夫过而悦之,有卜邻之意。乃取归去来词,稍加概括,使就声律,以遗毅夫。使家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