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负冬日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4

负冬日

唐代  白居易  

田园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
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负冬日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负冬日翻译及注释

《负冬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杲杲冬日出,
照我屋南隅。
负暄闭目坐,
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
又如蛰者苏。
外融百骸畅,
中适一念无。
旷然忘所在,
心与虚空俱。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冬日的早晨。阳光照耀着诗人屋子的南隅,温暖的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使他感到舒适。他闭上眼睛坐着,感受着阳光穿透皮肤的温暖。起初,这感觉像是饮用醇美的美酒,又像是刚苏醒的冬眠动物。他的身体感到舒畅,内心平静无忧。他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处,他的心与虚空合为一体。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冬日早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舒适。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阳光的温暖表现得十分直观。诗中的“负暄”意指背负阳光的温暖,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坐着闭目享受温暖的场景。阳光的温暖使诗人感到身心舒畅,他的内心与外界融为一体,忘却了自己的存在。

诗中的饮醇醪和蛰者苏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身心的愉悦。饮醇醪代表着美味的酒,蛰者苏则指冬眠的动物苏醒。这些比喻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诗人在阳光下的愉悦和放松的心境。

整首诗词的意境清新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融入和心灵的安宁。诗人通过与自然的融合,抒发了对宁静、舒适和忘我境界的追求。读者在阅读这首诗词时,也能感受到一丝宁静与放松,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妙与力量。

负冬日拼音读音参考

fù dōng rì
负冬日

gǎo gǎo dōng rì chū, zhào wǒ wū nán yú.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fù xuān bì mù zuò, hé qì shēng jī fū.
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chū shì yǐn chún láo, yòu rú zhé zhě sū.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
wài róng bǎi hái chàng, zhōng shì yī niàn wú.
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kuàng rán wàng suǒ zài, xīn yǔ xū kōng jù.
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相关内容11:

菩萨蛮·题梅扇

风入松·桂

江城子

减字木兰花

沁园春(问杜鹃)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凤凰台上忆吹箫
    才短官慵,命奇人弃,年年故里来还。记往岁、莲塘送我,远赴荆蛮。莫道风情似旧,青镜里、绿鬓新......
  • 雨
    坐来簌簌山风急,山雨随风暗原隰。树带繁声出竹闻,溪将大点穿篱入。饷妇寥翘布领寒,牧童拥肿蓑......
  • 齐天乐(甲戌湘宪种德堂灯屏)
    夜来早得东风信,潇湘一川新绿,柳色含晴,梅心沁暖,春浅千花如束。银蝉乍浴。正沙雁将还,海鳌......
  • 九月九日
    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霜浓鹰击远,雾重雁飞难。谁忆龙山外,萧条边......
  • 满江红(中秋)
    美景良辰,算只是、可人风月。况素节扬辉,长是十分清彻。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倩飞......
  • 客思
    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著旅人心。独言独语月明里,惊觉眠童与宿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