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咏史上·叔孙通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普
2025-07-19

咏史上·叔孙通

宋代  陈普  

刘项权将作狗偷,谁能撩虎又靡头。
汉王不是坑儒主,颈备依依是可羞。

咏史上·叔孙通翻译及注释

《咏史上·叔孙通》是宋代诗人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刘项权将作狗偷,
谁能撩虎又靡头。
汉王不是坑儒主,
颈备依依是可羞。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咏史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上叔孙通的赞美和思考。叔孙通是汉朝刘邦的重要谋士,他在乱世中默默奉献、辅佐刘邦,为刘邦的成功建立了重要基石。诗人以叔孙通的形象来反思当时政治乱象和权谋之道。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叔孙通的赞叹和思考。首先,诗中提到刘项(刘邦和项羽)自相争斗,权谋之间充满了狡诈和欺骗,将他们比作作狗偷窃。接着,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够挑战权贵、撩动猛虎又不失首级呢?这里的猛虎可以理解为权势者,而撩动和保住首级则代表着挑战权势的困难和危险。

然后,诗人点明了叔孙通的不同。他认为汉王(刘邦)并非是那种陷害儒士的君主,而是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人。这里的“坑儒主”暗指那些不重视儒家学说、排斥儒士的统治者。最后一句“颈备依依是可羞”则表达了颈项上系着名誉和尊严的儒士们对汉王的依附与羞愧之情。整首诗词通过对比和反讽,凸显了叔孙通在乱世中的坚持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这首诗词既是对叔孙通的歌颂,也是对当时政治风气的反思。它表达了诗人对权谋和权力滥用的关切,以及对儒家价值观的肯定。同时,诗人通过对叔孙通的赞美,间接呼吁当时的统治者能够重视智慧和贤能,避免陷入权谋的泥沼。这首诗词在简短的篇幅内,通过精炼的语言和双关的表达,传达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咏史上·叔孙通拼音读音参考

yǒng shǐ shàng shū sūn tōng
咏史上·叔孙通

liú xiàng quán jiāng zuò gǒu tōu, shuí néng liāo hǔ yòu mí tóu.
刘项权将作狗偷,谁能撩虎又靡头。
hàn wáng bú shì kēng rú zhǔ, jǐng bèi yī yī shì kě xiū.
汉王不是坑儒主,颈备依依是可羞。


相关内容11:

望云

孟子·今乐古乐

长夏竹中二首

咏史下·荀彧

咏史下·王猛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孟子·尽心知性
    心具良知所性根,若非穷理亦能昏。心须物格无余蕴,藩蔽开除本体存。...
  • 咏史下·明帝四首
    大和空国逐浮虚,曾为苍生一扫除。历数未容奸宄得,收曹卷马二中书。...
  • 咏史上·武帝
    二十嫖姚风火飞,銮舆夜夜过焉支。茂陵不费凌云气,解见蟠桃着子时。...
  • 咏史上·班超
    三十六人抚西域,六头火炬走匈奴。古今参合坡头骨,尽是离披见鹘乌。...
  • 咏史上·汉高帝八首
    诗书礼乐敢忘钦,自是而翁力不任。莫把溺冠轻议论,要观过鲁太牢心。...
  • 送江西曾雪笠歌
    几人夸咏雪,不如柳一绝。几家说渔父,不如柳两句,天阴岁晚寒江空,玉花四合为鸿蒙。一片清虚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