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咏韦皋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郭圆
2025-09-08

咏韦皋

唐代  郭圆  

宣父从周又适秦,昔贤谁少出风尘。
当时甚讶张延赏,不识韦皋是贵人。

咏韦皋翻译及注释

《咏韦皋》是郭圆创作的一首唐诗。诗中描写了一个富有故事性的场景,通过揭示人物的经历和冷遇,反映了社会对于才华和品行的误判,并表达了对有才能但受到冷遇的人的同情和思考。

诗词中提到了宣父从周又适秦的故事,宣父指的是东周时期的宰相宣王,他曾经追随周文王打败了商朝,并受封为诸侯。然而,在宣父去世后,他的后代逐渐衰退,最终只能出仕于秦国。因此,"宣父从周又适秦"暗喻了韦皋的境遇。

诗人在诗中提到了在韦皋受官爵任命之前,他与张延相识。诗中描述了当时张延为了赏识和奖励韦皋的才华而感到惊讶,因为他并未曾认识韦皋的贵人身份。这一意象增强了对韦皋冷遇的描绘。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现出了对于人才遭遇不公和社会对人才的误判的思考和关切。通过宣父和韦皋的故事,诗人呈现了一个典型的形象,他们是有才能但因家族衰败或其他原因沦为小人物或被冷遇的人。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这些受冷遇的人的同情和思考。

这首诗词的译文:

宣父从周又适秦,
昔贤谁少出风尘。
当时甚讶张延赏,
不识韦皋是贵人。

诗意和赏析:

《咏韦皋》这首诗通过描绘宣父和韦皋的命运,探讨了社会对于才能的误判和对人才的冷遇。诗人以简练而凝炼的语言,表达了对于被冷遇和误解的人的同情和思考。

诗中揭示出的宣父和韦皋的命运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对于社会对才能的误判的批判。宣父作为东周时期的宰相,曾经立下赫赫战功,却在后代逐渐衰落后只能出仕于秦国。韦皋虽有才能,却在未被认可之前默默无闻,受尽冷遇。这种冷遇和误判不仅限于古代,也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

这首诗通过对于宣父和韦皋的描写,呼唤了社会对于才能的正视和对于优秀人才的关爱。诗中的“谁少出风尘”一句,表达了对于有才能而受冷遇的人的思考和同情,透露出对于才华浪费和社会不公的不满。

《咏韦皋》作为郭圆的一首作品,以其简练而凝炼的语言、揭示才能冷遇的主题,以及对于受冷遇人才的同情和思考,展示出了唐代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反思。

咏韦皋拼音读音参考

yǒng wéi gāo
咏韦皋

xuān fù cóng zhōu yòu shì qín, xī xián shuí shǎo chū fēng chén.
宣父从周又适秦,昔贤谁少出风尘。
dāng shí shén yà zhāng yán shǎng, bù shí wéi gāo shì guì rén.
当时甚讶张延赏,不识韦皋是贵人。


相关内容11:

送西川杜司空赴镇

景阳宫井双桐

贺杨收作相

夏日龙翔寺寄张侍御

游灵伽寺(以下见《统签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陈明府之任
    客见天台县,闾阎树色间。骖回几临水,带缓独开山。吏散落花尽,人居远岛闲。过于老莱子,端简独......
  • 访武陵道者不遇
    花发鸟仍啼,行行路欲迷。二真无问处,虚度武陵溪。...
  • 寒食行次冷泉驿
    驿途仍近节,旅宿倍思家。独夜三更月,空庭一树花。介山当驿秀,汾水绕关斜。自怯春寒苦,那堪禁......
  • 早发剡山(一作赵嘏诗)
    正怀何谢俯长流,更览馀封识嵊州。树色老依官舍晚,溪声凉傍客衣秋。南岩气爽横郛郭,天姥云晴拂......
  • 题白马驿
    晚麦芒干风似秋,旅人方作蜀门游。家林渐隔梁山远,客路长依汉水流。满壁存亡俱是梦,百年荣辱尽......
  • 晓发(一作姚鹄诗)
    旅行宜早发,况复是南归。月影缘山尽,钟声隔浦微。星残萤共映,叶落鸟惊飞。去去渡南渚,村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