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天竺寺送坚上人归庐山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18

天竺寺送坚上人归庐山

唐代  白居易  

锡杖登高寺,香炉忆旧峰。
偶来舟不系,忽去鸟无踪。
岂要留离偈,宁劳动别容。
与师俱是梦,梦里暂相逢。

天竺寺送坚上人归庐山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天竺寺送坚上人归庐山翻译及注释

《天竺寺送坚上人归庐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锡杖登高寺,
香炉忆旧峰。
偶来舟不系,
忽去鸟无踪。
岂要留离偈,
宁劳动别容。
与师俱是梦,
梦里暂相逢。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白居易送别上人坚归庐山的情景。诗人登上高寺,手持锡杖,回忆起过去庐山的景色和香炉的香气。有时他乘船来到这里,却不系船只,鸟儿也突然飞走,离别的气氛很浓烈。诗人不愿写留别的诗句,宁愿用心意和真挚的举动来表达离别之情。他认为与上人坚相遇并同行只是一种梦境,这个梦境只是暂时的。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感。通过描写诗人登高寺的情景,表达了对庐山的怀念之情。锡杖和香炉成为了诗人回忆的触发物,使他在离别之际感受到了更浓烈的情感。船只的解系和鸟儿的离去,暗示了离别的不舍和无法挽留的现实。诗人拒绝写留别的诗句,表现了他对传统形式的反叛和对真挚情感的追求。最后,诗人将与上人坚相遇的经历视为一场梦境,以此凸显了离别的残酷和世事的无常。

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具体场景的描写和抒发内心的感受,诗人成功地表达了离别的苦涩和无奈,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人事无常的思考。诗词流畅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天竺寺送坚上人归庐山拼音读音参考

tiān zhú sì sòng jiān shàng rén guī lú shān
天竺寺送坚上人归庐山

xī zhàng dēng gāo sì, xiāng lú yì jiù fēng.
锡杖登高寺,香炉忆旧峰。
ǒu lái zhōu bù xì, hū qù niǎo wú zōng.
偶来舟不系,忽去鸟无踪。
qǐ yào liú lí jì, níng láo dòng bié róng.
岂要留离偈,宁劳动别容。
yǔ shī jù shì mèng, mèng lǐ zàn xiāng féng.
与师俱是梦,梦里暂相逢。


相关内容11:

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

郊下

过郑处士

独树浦雨夜寄李六郎中

戏题卢秘书新移蔷薇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吟前篇,因寄微之
    君颜贵茂不清羸,君句雄华不苦悲。何事遣君还似我,髭须早白亦无儿。...
  • 池上
    褭褭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若为寥落境,仍值酒......
  • 答微之上船后留别
    烛下尊前一分手,舟中岸上两回头。归来虚白堂中梦,合眼先应到越州。...
  • 湖上招客送春泛舟
    欲送残春招酒伴,客中谁最有风情。两瓶箬下新开得,一曲霓裳初教成。排比管弦行翠袖,指麾船舫点......
  • 赠江客
    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鸿声急欲霜天。愁君独向沙头宿,水绕芦花月满船。...
  • 庐山草堂夜雨独宿寄牛二、李七、庾三十二员外
    丹霄携手三君子,白发垂头一病翁。兰省花时锦帐下,庐山雨夜草庵中。终身胶漆心应在,半路云泥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