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河中亭子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薛能
2025-09-08

题河中亭子

唐代  薛能  

友情  

河擘双流岛在中,岛中亭上正南空,蒲根旧浸临关道,沙色遥飞傍苑风。
晴见树卑知岳大,晚闻车乱觉桥通。
无穷胜事应须宿,霜白蒹葭月在东。

题河中亭子作者简介

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诗人。《郡斋读书志》、《唐诗纪事》、《唐诗品汇》、《唐才子传》均载:“能,字太拙,汾州人(今山西汾阳一带)。”仕宦显达,官至工部尚书。时人称其“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唐人交游之风盛行。薛能一生仕宦他乡,游历众多地方,诗多寄送赠答、游历登临之作。晚唐一些著名诗人多与有诗与其唱和。

题河中亭子翻译及注释

诗词: 题河中亭子
原文: 河擘双流岛在中,岛中亭上正南空,蒲根旧浸临关道,沙色遥飞傍苑风。晴见树卑知岳大,晚闻车乱觉桥通。无穷胜事应须宿,霜白蒹葭月在东。

中文译文:
亭子建在河中央,河流分隔双子岛 ,
亭子里南面是空旷的,蒲根老化泡湿了岸道,
黄沙褪色飘飞在邻近的苑园风中。
晴天看到树木低小,了解大山的伟大;
黄昏听到车马喧闹,觉得桥梁连接通畅。
优美景色无限,当宿的情景应该多,
露水洗白芦苇丛,东方的月亮闪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座建在河中间的亭子。诗人用独特的表达和细致的观察,展示了亭子四周的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

诗的前两句瞩目地描绘了亭子建在河中央的情景,形容了双子岛,使河流成为整个景色的主要特征。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岛上亭子南面的空旷,蒲根泡湿了沿河的道路,黄沙被风飘散在附近的苑园中,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又风景独特的画面。

接下来的两句将目光转向景物中细节的变化。在晴天,树木显得矮小,这使得人们意识到大山的伟大。黄昏时,又能听到车马喧闹,也让人感受到交通桥梁的通畅。这些景物的变化凸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细致观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叹和期许。他说无穷的胜景应该多留宿一段时间,这样才能体验更多美景。同时,诗人用"蒹葭"和"月在东"来点缀最后一句,将秋露和月光加入了诗中,增加了诗歌的意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观察展示了亭子四周的景色和环境,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和感叹。诗情雅致,意境美妙,给人以视觉和感觉的双重享受。

题河中亭子拼音读音参考

tí hé zhōng tíng zi
题河中亭子

hé bāi shuāng liú dǎo zài zhōng, dǎo zhōng tíng shàng zhèng nán kōng, pú gēn jiù jìn lín guān dào,
河擘双流岛在中,岛中亭上正南空,蒲根旧浸临关道,
shā sè yáo fēi bàng yuàn fēng.
沙色遥飞傍苑风。
qíng jiàn shù bēi zhī yuè dà, wǎn wén chē luàn jué qiáo tōng.
晴见树卑知岳大,晚闻车乱觉桥通。
wú qióng shèng shì yīng xū sù, shuāng bái jiān jiā yuè zài dōng.
无穷胜事应须宿,霜白蒹葭月在东。


相关内容11:

送友人出塞

春日寓怀

题后集

和于中丞登越王楼

舟行至平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有酒失于虔州陆郎中肱,以诗谢之
    醉时颠蹶醒时羞,麹糵推人不自由。叵耐一双穷相眼,不堪花卉在前头。...
  • 西县途中二十韵
    野客误桑麻,从军带镆铘。岂论之白帝,未合过黄花。落日投江县,征尘漱齿牙。蜀音连井络,秦分隔......
  • 留题
    茶兴复诗心,一瓯还一吟。压春甘蔗冷,喧雨荔枝深。骤去无遗恨,幽栖已遍寻。蛾眉不可到,高处望......
  • 游嘉州后溪(开元观闲游,因及后溪,偶成二韵)
    山屐经过满径踪,隔溪遥见夕阳舂。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 晚眺有怀
    点点抱离念,旷怀成怨歌。高台试延望,落照在寒波。此地芳草歇,旧山乔木多。悠然暮天际,但见鸟......
  • 高司马移竹
    丛居堂下幸君移,翠掩灯窗露叶垂。莫羡孤生在山者,无人看著拂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