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京湖两淮第二十七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文天祥
2025-09-11

京湖两淮第二十七

宋代  文天祥  

荆扬风土暖,大城铁不如。
秦山忽破碎,流落随丘墟。

京湖两淮第二十七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京湖两淮第二十七翻译及注释

《京湖两淮第二十七》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荆扬风土暖,大城铁不如。
秦山忽破碎,流落随丘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荆州和扬州的风土人情,以及对京城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对京城的不满。他认为荆州和扬州的风土气候温暖宜人,而京城的气候则不如这两个地方。诗人还提到了秦山,暗示了京城的衰败和破碎。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流离失所的心情,感叹自己像流浪者一样漂泊在丘墟之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荆州、扬州和京城的不同风土特色,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意。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和对京城的不满之情。诗中的秦山象征着京城的衰败和破碎,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深度。最后,诗人以流离失所的形象,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依无靠的心情。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京湖两淮第二十七拼音读音参考

jīng hú liǎng huái dì èr shí qī
京湖两淮第二十七

jīng yáng fēng tǔ nuǎn, dài chéng tiě bù rú.
荆扬风土暖,大城铁不如。
qín shān hū pò suì, liú luò suí qiū xū.
秦山忽破碎,流落随丘墟。


相关内容11:

孙粟第一百二十一

胡笳曲·一拍

别弟赴新昌

挽湖守吴西林

母第一百四十一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荆湖诸戌第六
    长啸下荆门,胡行速如鬼。门户无人持,社稷堪流涕。...
  • 胡笳曲·六拍
    胡人归来血洗箭,白马将军若雷电。蛮夷杂种错相干,洛阳宫殿烧焚尽。干戈兵革斗未已,魑魅魍魉徒......
  • 发高沙
    小泊稽庄月正弦,庄官惊问是何船。今朝哨马湾头出,正在青山大路边。...
  • 鄂州第十一
    鄂渚分云树,春城带雨长。惜哉形胜地,河岳空金汤。...
  • 胡笳曲·十六拍
    乃知贫贱别更苦,况我飘转无定所。心怀百忧复千虑,世人那得知其故。娇儿不离膝,哀哉两决绝。也......
  • 吉州第八十二
    戚戚去故里,我生苦飘零。回身视绿野,但见西岭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