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杂曲歌辞·昔昔盐·惊魂同夜鹊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赵嘏
2025-09-10

杂曲歌辞·昔昔盐·惊魂同夜鹊

唐代  赵嘏  

万里无人见,众情难与论。
思君常入梦,同鹊屡惊魂。
孤寝红罗帐,双啼玉箸痕。
妾心甘自保,岂复暂忘恩。

杂曲歌辞·昔昔盐·惊魂同夜鹊作者简介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杂曲歌辞·昔昔盐·惊魂同夜鹊翻译及注释

《杂曲歌辞·昔昔盐·惊魂同夜鹊》这首诗词是唐代诗人赵嘏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里无人见,众情难与论。
思君常入梦,同鹊屡惊魂。
孤寝红罗帐,双啼玉箸痕。
妾心甘自保,岂复暂忘恩。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和对奢华生活的厌倦感。诗中以诗人与爱人分隔千里,无法见到一面的情形,表达了万里之遥的距离无法满足彼此之间真挚的情感。诗人深知人情难以言表,无法将内心的思念与众人共享。同时,诗人还描绘了自己常常梦见心爱的人,然而这些梦境却经常被鸟魂的声音打断,暗示了诗人内心饱受惊吓与苦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作为妾室的自觉,虽然心存感激,但并不会忘记与心爱的人之间的恩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孤寂和对爱情的思念之情。首句“万里无人见,众情难与论”表达了彼此之间遥远的距离,而众人也很难理解和分享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接着,通过“思君常入梦,同鹊屡惊魂”的描写,诗人将自己与心爱之人在梦中相聚的情景与鹊鸟的鸣叫声相对照,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心灵的痛苦和悲伤。最后两句则展示了诗人作为妾室所扮演的角色,她的心甘情愿和感激是显而易见的,但她同样无法忘记与心爱之人之间的恩情。整首诗运用朴素的语言和凄凉的意境,将爱情的苦痛和隔绝之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给读者带来一种深情而又忧伤的感受。

杂曲歌辞·昔昔盐·惊魂同夜鹊拼音读音参考

zá qū gē cí xī xī yán jīng hún tóng yè què
杂曲歌辞·昔昔盐·惊魂同夜鹊

wàn lǐ wú rén jiàn, zhòng qíng nán yǔ lùn.
万里无人见,众情难与论。
sī jūn cháng rù mèng, tóng què lǚ jīng hún.
思君常入梦,同鹊屡惊魂。
gū qǐn hóng luó zhàng, shuāng tí yù zhù hén.
孤寝红罗帐,双啼玉箸痕。
qiè xīn gān zì bǎo, qǐ fù zàn wàng ēn.
妾心甘自保,岂复暂忘恩。


相关内容11:

杂曲歌辞·伊川歌第二

杂曲歌辞·筑城曲

舞曲歌辞·冬白纻歌

五郊乐章·雍和

杂曲歌辞·树中草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杂曲歌辞·堂堂
    堂堂复堂堂,红脱梅灰香。十年粉蠹生画梁,饥虫不食推碎黄。蕙花已老桃叶长,禁院悬帘隔御光。华......
  • 杂曲歌辞·空城雀
    一雀入官仓,所食能损几。所虑往损频,官仓乃害尔。鱼网不在天,鸟网不在水。饮啄要自然,何必空......
  • 琴曲歌辞·昭君怨二首
    万里边城远,千山行路难。举头惟见月,何处是长安。汉庭无大议,戎虏几先和。莫羡倾城色,昭君恨......
  • 杂曲歌辞·独不见
    日晚宜春暮,风软上林朝。对酒近初节,开楼荡夜娇。石桥通小涧,竹路上青霄。持底谁见许,长愁成......
  • 琴曲歌辞·风入松歌
    西岭松声落日秋,千枝万叶风飕飗.美人援琴弄成曲,写得松间声断续。声断续,清我魂,流波坏陵安足......
  • 阙题
    汉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桥万里平。桂户雕梁连绮翼,虹梁绣柱映丹楹。朝光欲动千门曙,丽日初照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