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荆公韵四绝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22

次荆公韵四绝

宋代  苏轼  

甲第非真有,闲花亦偶栽。
聊为清净供,却对道人开

次荆公韵四绝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次荆公韵四绝翻译及注释

《次荆公韵四绝》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甲第非真有,
闲花亦偶栽。
聊为清净供,
却对道人开。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苏轼在次荆公府上的一番感慨。诗人首先提到甲第(官僚宅邸)并非真正拥有,意味着他对权势富贵并不渴望,也不以此为荣。接着,诗人提到府中的花木,它们的存在并非必然,而是偶然的选择和栽培。这种偶然性与诗人自身对世俗名利的态度相呼应。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清净的向往,并将此作为一种供奉,用以迎接道家的道人。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的豁达和淡泊的心态。诗人以一种平实、随意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权势富贵的淡然态度。他并不追求虚荣的名利,而是注重内心的清净和宁静。诗中的花木象征着世俗的荣华,它们的存在并非必然,而只是根据个人的选择和偶然的栽培。这与诗人对甲第的态度相呼应,体现了他对世俗的超脱和自由。最后,诗人以一种愿意迎接道家道人的姿态,表达了对道家理念的认同和追求。

苏轼的这首诗词以简洁、平实的语言展示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清净的人生态度。它表达了对权势富贵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整首诗词通过对甲第和闲花的对比,以及对清净和道人的追求,展现了苏轼内心深处的哲学思考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次荆公韵四绝拼音读音参考

cì jīng gōng yùn sì jué
次荆公韵四绝

jiǎ dì fēi zhēn yǒu, xián huā yì ǒu zāi.
甲第非真有,闲花亦偶栽。
liáo wèi qīng jìng gōng, què duì dào rén kāi
聊为清净供,却对道人开


相关内容11:

黄泥坂词

客俎经旬无肉又子由劝不读书萧然清坐乃无一

送佛面杖与罗浮长老

次韵周邠

送孙著作赴考城兼寄钱醇老李邦直二君于孙处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江上看山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
  • 陌上花三首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後风流陌上花。已作迟迟君去鲁,犹教缓缓妾还家。...
  • 次韵景仁留别
    公老我亦衰,相见恨不数。临行一杯酒,此意重山岳。歌词纻清,琴弄黄钟浊。诗新眇难和,饮少仅可......
  • 题铜陵陈公园双池诗
    落帆重到古铜官,长是江风阻往还。要似谪仙回舞袖,千年醉拂五松山。...
  • 送玉面狸
    北距飞狐信未通,夜来缚到稿街东。千年妖幼谁家妇,一国蒙茸无是公。丘首可怜迷故土,帝羓空用起......
  • 六和寺冲师闸山溪为水轩
    欲放清溪自在流,忍教冰雪落沙洲。出山定被江潮涴,能为山僧更少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