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昆山慧聚寺次孟郊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24

昆山慧聚寺次孟郊韵

宋代  王安石  

僧蹊蟠青苍,莓苔上秋床。
露翰饥更清,风茑远亦泉。
扫石出古色,洗松纳空光。
久游不忍还,迫迮冠盖场。

昆山慧聚寺次孟郊韵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昆山慧聚寺次孟郊韵翻译及注释

诗词:《昆山慧聚寺次孟郊韵》

僧蹊蟠青苍,
莓苔上秋床。
露翰饥更清,
风茑远亦泉。
扫石出古色,
洗松纳空光。
久游不忍还,
迫迮冠盖场。

中文译文:
僧人行走在苍翠的僧径上,
莓苔覆盖在秋天的床上。
清晨露水洗净了饥肠,
微风吹拂着远处的茑萝,像泉水一样清凉。
扫除石头,显露出古色古香,
洗净松柏,融纳了空灵的光芒。
久久游玩不忍离去,
迫不及待地踏入盖场(指庙宇)。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人王安石所作,以昆山慧聚寺次孟郊韵为题。诗中运用了寺院景观和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僧人生活和寺庙环境的赞美和喜爱。

诗的开头描述了僧人行走在青苍的僧径上,脚下是覆盖着莓苔的秋天的床。这里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展现了僧人的清贫与清静。

接着,诗中提到清晨的露水洗净了僧人的饥肠,使得心境更加清明。微风吹过,远处的茑萝摇曳,给人带来清凉的感觉,宛如泉水一般。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寺院的景色。扫除石头,显露出古色古香,表达了寺庙的古朴和庄严。洗净松柏,融纳了空灵的光芒,展示了寺院的幽静和神圣。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寺院的深深眷恋,形容他久久逗留不愿离去,迫不及待地踏入盖场,意味着他对寺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僧人的生活和寺庙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清净、宁静和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通过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的交融,展现了对佛教文化和僧人生活的热爱与憧憬。

昆山慧聚寺次孟郊韵拼音读音参考

kūn shān huì jù sì cì mèng jiāo yùn
昆山慧聚寺次孟郊韵

sēng qī pán qīng cāng, méi tái shàng qiū chuáng.
僧蹊蟠青苍,莓苔上秋床。
lù hàn jī gèng qīng, fēng niǎo yuǎn yì quán.
露翰饥更清,风茑远亦泉。
sǎo shí chū gǔ sè, xǐ sōng nà kōng guāng.
扫石出古色,洗松纳空光。
jiǔ yóu bù rěn hái, pò zé guān gài chǎng.
久游不忍还,迫迮冠盖场。


相关内容11:

和吴御史临淮感事

和御制赏花钓鱼二首

试茗泉

重登宝公塔复用前韵二首

次韵致远木人洲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葛郎中挽辞二首
    蛮荆长往地,湖海独归时。旅榇蛟龙护,铭旌雁鹜随。此生要有尽,何物告无期。一片幽堂石,公知我......
  • 莫疑
    莫疑禅伯未知禅,莫笑仙翁不学仙。灵骨肯传黄蘖烬,真心自放赤松烟。莲华世界何关汝,楮叶工夫浪......
  • 春寒
    春风满地月如霜,拂晓锺声到景阳。花底裌衣朝宿卫,柳边新火起严妆。冰残玉甃泉初动,水涩铜壶漏......
  • 即事五首
    一树笼松玉刻成,游蜂多思正经营。攀枝弄雪时回顾,还绕樱桃树下行。...
  • 赠工部侍郎郑公挽辞
    地蟠江汉久知灵,通德门中见老成。南去伏波推将略,北来光禄擅诗名。密章赠襚连三组,画翣丧车载......
  • 丙申八月作
    秋风摧剥利如刀,漠漠昏烟玩日高。眼看南山露崖窾,心随东水转波涛。归期正自凭蓍蔡,生理应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