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元丰二年十月政公改路故作此诗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24

元丰二年十月政公改路故作此诗

宋代  王安石  

独龙东路得平冈,始免游人屐齿妨。
更有主林身半现,与公随转作阴凉。

元丰二年十月政公改路故作此诗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元丰二年十月政公改路故作此诗翻译及注释

诗词:《元丰二年十月政公改路故作此诗》
作者:王安石(宋代)

独龙东路得平冈,
始免游人屐齿妨。
更有主林身半现,
与公随转作阴凉。

中文译文:
独龙东路修筑起平坦的山冈,
终于不再让行人的履齿受到阻碍。
更有一位主人的林园,一部分呈现出来,
与公众一同在转弯处形成了一片阴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宋代元丰二年十月政府改变道路后写的。诗中描绘了一条名为独龙东路的道路,这条路经过平坦的山冈,使行人不再受到行走的障碍。在路边还有一个主人的林园,部分景色已经显现出来。在转弯的地方,这个林园与公众一同形成了一片阴凉之地。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道路改变所带来的便利之情。通过修筑平坦的山冈,行人的行走变得更加轻松顺畅,不再受到履齿卡阻的困扰。同时,诗中出现的主人的林园是一处宜人的景观,给人一种清凉、宁静的感觉。作者通过描绘道路和林园的变化,表达了对政府改革的赞扬和对改变所带来的好处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字数不多,但表达了作者对政府改革的喜悦和对新变化的赞美。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传递了一种愉悦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道路改变所带来的便利和宜人的环境。这首诗展现了王安石细腻的描写能力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是一首充满赞美和感激之情的宋代佳作。

元丰二年十月政公改路故作此诗拼音读音参考

yuán fēng èr nián shí yuè zhèng gōng gǎi lù gù zuò cǐ shī
元丰二年十月政公改路故作此诗

dú lóng dōng lù dé píng gāng, shǐ miǎn yóu rén jī chǐ fáng.
独龙东路得平冈,始免游人屐齿妨。
gèng yǒu zhǔ lín shēn bàn xiàn, yǔ gōng suí zhuǎn zuò yīn liáng.
更有主林身半现,与公随转作阴凉。


相关内容11:

世事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三耕牛

禁直

同陈伯通钱材翁游山二君有诗因次元韵

汤泉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相州古瓦砚
    吹尽西陵歌舞尘,当时屋瓦始称珍。甄陶往往成今手,尚托声名动世人。...
  • 句
    苑閬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
  • 送何圣从龙图
    射策曾称蜀郡雄,朝廷重得汉司空。应留赐席丹涂地,误责飞刍紫塞功。三径欲归无旧业,百城先至有......
  • 道旁大松人取以为明
    龙甲虬髯不可攀,亭亭千丈荫南山。应嗟无地逃斤斧,岂愿争明爝火间。...
  • 和惠思韵二首其二——蝉
    白下长干何可见,风尘愁杀庾兰成。去年今日青松路,亦自闻蝉第一声。...
  • 送王覃
    分走人间十五年,尘沙吹鬓各苍然。山林渺渺长回首,儿女纷纷忽满前。知子有才思奋发,嗟余无地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