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书庭蕉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王守仁
2025-07-18

书庭蕉

明代  王守仁  

檐前蕉叶绿成林,长夏全无暑气侵。
但得雨声连夜静,何妨月色半床阴。
新诗旧叶题将满,老芰疏桐恨转深。
莫笑郑人谈讼鹿,至今醒梦两难寻。

书庭蕉作者简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书庭蕉翻译及注释

《书庭蕉》是明代王守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书庭蕉》中文译文:
檐前蕉叶绿成林,
长夏全无暑气侵。
但得雨声连夜静,
何妨月色半床阴。
新诗旧叶题将满,
老芰疏桐恨转深。
莫笑郑人谈讼鹿,
至今醒梦两难寻。

《书庭蕉》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凉宜人的景象,并通过对植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

首先,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檐前蕉叶绿茵茵,如同一座绿色的林木。作者用这样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清新宜人的夏日景象。同时,诗中提到长夏期间却没有闷热的暑气侵袭,这可能是指作者心境的宁静和舒适。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雨声的降临,给夜晚带来了平静和宁静。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也并不介意床上的阴影,显示了他拒绝了世俗的名利和荣华富贵,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在下一段中,诗人提到新的诗篇和旧的蕉叶并列。新诗象征着新的创作,旧叶则象征着旧时的经历和记忆。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新事物的期待,以及人生的变迁和岁月的流转。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感慨和内心的困惑。他提到“郑人谈讼鹿”,这可能是指他自己,表达了诗人在尘世间追求真理和价值观时所面临的困境。他说“至今醒梦两难寻”,表示他在清醒和梦境之间徘徊,无法找到真正的答案。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人生的追求和理想的挣扎,以及对人世间矛盾和困扰的反思。

总体来说,《书庭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内心的追求。诗中融入了对时光流转、人生变迁以及追求真理和内心宁静的深刻思考,给读者带来了一种静谧和深远的情感体验。

书庭蕉拼音读音参考

shū tíng jiāo
书庭蕉

yán qián jiāo yè lǜ chéng lín, cháng xià quán wú shǔ qì qīn.
檐前蕉叶绿成林,长夏全无暑气侵。
dàn dé yǔ shēng lián yè jìng, hé fáng yuè sè bàn chuáng yīn.
但得雨声连夜静,何妨月色半床阴。
xīn shī jiù yè tí jiāng mǎn, lǎo jì shū tóng hèn zhuǎn shēn.
新诗旧叶题将满,老芰疏桐恨转深。
mò xiào zhèng rén tán sòng lù, zhì jīn xǐng mèng liǎng nán xún.
莫笑郑人谈讼鹿,至今醒梦两难寻。


相关内容11:

郊居八首

耕云峰

金山杂诗

登燕子矶

题画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壬戍春将赴洪都登天池宿凌虚阁
    平生生长匡山麓,翻飞欲向天池浴。更向凌虚一俯观,池中湛湛澄冰玉。须臾香雾生紫烟,身入云霄露......
  • 挽周迹山周以谏杖死
    降魄兹乡返,精魂何所依。刍灵疑榜吏,幽域讶圜扉。白日终无照,青春更不归。天心垂涕泣,寒雨载......
  • 寰海后十首
    曾闻兵革话承平,几见承平话战争?鹤尽羽书风尽檄,儿谈海国婢谈兵。梦中疏草苍生泪,诗里莺花稗......
  • 杂感
    楼台弹指顿时开,活水灵苗遍地栽。无尽苍生无尽愿,一花应现一如来。...
  • 丙寅元日
    老屋河干渐不支,年来河伯故相欺。颓檐缺壁还风雪,浊酒辛盘自岁时。浪把一生供敝帚,独留双眼看......
  • 游黄山
    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嵩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