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ì kǒu tóng cí
成语解释: | 异:不同。大家说得都一样。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 |
---|---|
成语出处: | 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臣具委细问其啧北事,皆异口同辞。”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状语;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
成语结构: | 偏正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 异口同声 »、异口同音 »、异口同韵 » |
词语分开解释
异口 : 1.亦作"异口"。同"异口同声"。 2.不同的说法。 3.犹众口。参见"异口同声"。
同辞 : 1.谓用语﹑称号相同。 2.犹言异口同声。意见一致。
同辞 : 1.谓用语﹑称号相同。 2.犹言异口同声。意见一致。
异口同辞是什么意思
同"异口同声"。 国语辞典
大家都说同样的话。形容众口一辞、意见相同。唐.李翶〈答侯高第二书〉:「苟异口同辞,皆如足下所说,是仆于天下众多之人而未有一知己也。」也作「异口同声」、「异口同音」。
异口同辞的网络解释

【成语】异口同辞
【读音】yì kǒu tóng cí
【释义】从不同人的口中说出同样的话。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 同“ 异口同声 ”。
【出处】唐·陈子昂 《为乔补阙论突厥表》:“臣具委细问其碛北事,皆异口同辞。”
【事例】群臣闻命,当然连声称善,~。 ★蔡东藩《前汉演义》第五回
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异口同辞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11:
有国难投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立贤无方
径情直行
东投西窜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