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ū chū máo lú
成语解释: |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
---|---|
成语出处: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刚出道 |
成语结构: | 动宾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成语辨形: | 茅庐,不能写作“毛芦”。 |
近义词: | 初露头角 »、乳臭未干 »、初露锋芒 » |
反义词: | 老成持重 »、老马识途 » |
成语例子: | 那傻小子是“初出茅庐”,我们准可以扫光他!(鲁迅《彷惶 高老夫子》) |
成语谜语: | 诸葛别隆中 |
词语分开解释
茅庐 : 用茅草盖的屋,泛指草屋: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是什么意思

初为世用;初入社会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三国演义》
国语辞典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刘备三顾茅庐,竭诚聘请诸葛亮协助其兴复汉室。诸葛亮才出山就大败曹操的军队。见《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后比喻初入社会,缺乏历练。《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那署院一听他问这两句话,便知道他是初出茅庐,不懂得甚么。」《文明小史.第十五回》:「三人初出茅庐,于世路上一切事情,都是见所未见,听了这个,甚是希奇。」
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初出茅庐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11:
五行俱下
欢忭鼓舞
诵组词,开头、中间、结尾的词语
罄笔难书
捏组词,开头、中间、结尾的词语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