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uàn zhāng qǔ yì
成语解释: | 原指引用《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而不顾全文和原意。 |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 | 贬义成语 |
成语用法: | 连动式;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
成语结构: | 连动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成语辨形: | 义,不能写作“意”。 |
近义词: | 望文生义 »、穿凿附会 » |
反义词: | 实事求是 » |
成语例子: | 宋人攻击王介甫,说他将明妃写成一个不忠君不爱国的人,其实是断章取义,故入人罪。(朱自清《清华的一日》) |
成语谜语: | 摘录 |
断章取义是什么意思

章:指诗歌的段落。本指截取《诗经》中某篇诗的某一章节,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后指引证书籍,只取一句或数句,而不顾及全文与其本义
断章取义,上下相成。——《孝经·开宗明义章传》
国语辞典截引《诗经》中某篇诗的某一章,以表达己意。只取所需,而不顾原诗的意思。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宗不余辟,余独焉辟之?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恶识宗?」后来指截取文章的某一段或谈话中的某一句,而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内容的原意。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寻诗人拟喻,虽断章取义,然章句在篇,如茧之抽绪,原始要终,体必鳞次。」《红楼梦.第五六回》:「探春笑道:『如今只断章取义,念出底下一句,我自己骂我自己不成!』」
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断章取义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11:
心不在焉
褛组词,开头、中间、结尾的词语
砌词捏控
树倒根摧
年迫日索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