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ēn liáng gōng jiǎn ràng
成语解释: | 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 温良俭让、温良恭俭 |
成语例子: | 王朔《无人喝彩》:“你看着那么雅致那么从容不迫——那样温良恭俭让。” |
词语分开解释
温良 : 1.温和善良。
温良恭俭让是什么意思
儒家所倡导的五种德行: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
温良恭俭让的网络解释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子禽问孔子学生子贡为什么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听到该国的政事,子贡回答:他老人家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他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别人自然会把政事告诉他,这是他与众不同的品德,也是与别人听到政事方式不同的原因。温,和厚也。良,易直也。恭,庄敬也。俭,节制也。让,谦逊也。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辉接于人者也。
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温良恭俭让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11:
人人自危
鸣琴而治
眸组词,开头、中间、结尾的词语
发人深思
天下为公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