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暮春即事诗意和翻译_元代诗人高明
2025-07-18

暮春即事

元代  高明  

杨柳楼前白鼻騧,金鞍被了唤名娃。
重帘深处无风雨,肯信春寒瘦杏花。

暮春即事作者简介

高明(约1305~约1371) 元代戏曲家。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受业于县人黄溍时,成古典名剧《琵琶记》。元代戏曲作家。瑞安属古永嘉郡,永嘉亦称东嘉,故后人称他为高东嘉。他的长辈、兄弟均能诗擅文。他曾从名儒黄□游,黄为官清廉,并以至孝见称。高明的思想、品格受家庭、老师影响颇深。明代万历刻本《琵琶记》插图高明青年时期用世之心很盛,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以《春秋》考中进士,历任处州录事、江浙行省丞相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职。高明为官清明练达,曾审理四明冤狱,郡中称为神明。他能关心民间疾苦,不屈权势,受到治下百姓爱戴,处州期满离任时,百姓曾为他立碑。

暮春即事翻译及注释

《暮春即事》是元代诗人高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杨柳楼前白鼻騧,
金鞍被了唤名娃。
重帘深处无风雨,
肯信春寒瘦杏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诗人通过描述楼前的白色骏马、被镶金鞍辔的名叫娃的马匹,以及厚重窗帘后静谧的氛围,表达了春天即将结束的寂静和冷寂。诗人又用“春寒瘦杏花”来形容春天的凋零和稀薄,传达了他对时光流转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和感慨。

赏析:
《暮春即事》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叹和思考。首先,杨柳楼前的白鼻騧和金鞍唤名娃,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马匹的美丽和高贵,也暗示了繁华的春天即将过去。接着,诗人通过“重帘深处无风雨”的描写,营造出一个安静、幽深的场景,表达出春天即将结束的寂静感。最后,诗人用“春寒瘦杏花”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短暂春天凋零和渐行渐远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光阴流转和生命短暂性的体悟,同时也传递了对春天逝去的感伤和对变迁不可抗拒的思考。这种对时间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一种深远的哲理意味,引发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暮春即事拼音读音参考

mù chūn jí shì
暮春即事

yáng liǔ lóu qián bái bí guā, jīn ān bèi le huàn míng wá.
杨柳楼前白鼻騧,金鞍被了唤名娃。
zhòng lián shēn chù wú fēng yǔ, kěn xìn chūn hán shòu xìng huā.
重帘深处无风雨,肯信春寒瘦杏花。


相关内容11: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山居

西湖春游词七首

西湖子夜歌八首

西湖春游词七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偶成
    天远何须问,劳生听若何。犂锄三亩足,栖息一枝多。白雪宁堪冒,清时只浪过。好寻明月影,醉舞自......
  • 句
    君侧无谗人,发口不须婉。...
  • 春日湖上五首
    今朝才得是闲身,来往琳宫不厌频。燕葺旧巢春又暮,风光一半属游人。...
  • 络纬词
    络纬不停声,从昏直到明。不成一丝缕,徒负织作名。蜘蛛声寂寂,吐丝复自织。织网网飞虫,飞虫足......
  • 西湖子夜歌八首
    外湖歌折柳,里湖歌采莲。闻声不相及,意绪风中传。...
  • 偈二十七首
    一念得心,顿超三界。得无所得,贪瞋烂坏。野草閒花满地愁,将军战马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