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名句 >时危转切望乡情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儒用
2025-07-24

时危转切望乡情

宋代  李儒用  

路入梁州如砥平,登高远目更增明。
霜清木落千山瘦,潦尽江空一水横。
岁稳未宽忧国志,时危转切望乡情
英雄千载与王地,孺子堪怜此曳兵。

时危转切望乡情翻译及注释

《登中梁山》是宋代诗人李儒用创作的一首诗。诗中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乡土情感的思念。

原文:
路入梁州如砥平,
登高远目更增明。
霜清木落千山瘦,
潦尽江空一水横。
岁稳未宽忧国志,
时危转切望乡情。
英雄千载与王地,
孺子堪怜此曳兵。

中文译文:
走上梁州的路如砥平,
登高望远更加清晰。
霜清天寒林木凋零,
大江一水横流冲击。
岁月平稳未有宽广,
时局危急让人焦虑。
英雄千载与这王地,
年少的少年也为之战斗。

诗意:
《登中梁山》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时局的担忧和对乡土情感的思念。诗中的“路入梁州如砥平”形象地描绘了道路平坦,给人舒适的感觉,而“登高远目更增明”则表达了作者立足高处,观望远方的欣慰之情。接着,诗人通过描绘林木凋零、大江奔流等景象,抒发了对时局动荡的忧虑之情。在时局危急之际,诗人转而凝望乡愁,表达了对家园的思念和对安宁岁月的向往。最后一联“英雄千载与王地,孺子堪怜此曳兵”,则表达了作者对那些为国家付出的英雄和年少的青年的关切和敬意。

赏析:
《登中梁山》通过对登高望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和乡土的思考和情感的宣泄。诗中运用了自然景象和时代背景的对比,让读者在领略风景的美丽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时局动荡和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整首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体现了李儒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写作功力。

时危转切望乡情拼音读音参考

dēng zhōng liáng shān
登中梁山

lù rù liáng zhōu rú dǐ píng, dēng gāo yuǎn mù gèng zēng míng.
路入梁州如砥平,登高远目更增明。
shuāng qīng mù luò qiān shān shòu, lǎo jǐn jiāng kōng yī shuǐ héng.
霜清木落千山瘦,潦尽江空一水横。
suì wěn wèi kuān yōu guó zhì, shí wēi zhuǎn qiè wàng xiāng qíng.
岁稳未宽忧国志,时危转切望乡情。
yīng xióng qiān zǎi yǔ wáng dì, rú zǐ kān lián cǐ yè bīng.
英雄千载与王地,孺子堪怜此曳兵。


相关内容11:

足随意以行

未可一概评

蛇无足能行

世事亦如此

鹅有翅莫飞


相关热词搜索:时危转切望乡情
热文观察...
  • 英雄千载与王地
    路入梁州如砥平,登高远目更增明。霜清木落千山瘦,潦尽江空一水横。岁稳未宽忧国志,时危转切望......
  • 孺子堪怜此曳兵
    路入梁州如砥平,登高远目更增明。霜清木落千山瘦,潦尽江空一水横。岁稳未宽忧国志,时危转切望......
  • 岩垂直钓名
    无械仙翁去,岩垂直钓名。重开茅苇塞,仰见斗山明。便觉天光近,从教俗眼惊。登临试一览,心目得......
  • 岁稳未宽忧国志
    路入梁州如砥平,登高远目更增明。霜清木落千山瘦,潦尽江空一水横。岁稳未宽忧国志,时危转切望......
  • 逐物心难持
    足安咫尺地,临险生忧危。世故日纷扰,逐物心难持。心定境亦定,祸福安能移。...
  • 世故日纷扰
    足安咫尺地,临险生忧危。世故日纷扰,逐物心难持。心定境亦定,祸福安能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