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雁后归(采莲回·三之三)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贺铸
2025-07-25

雁后归(采莲回·三之三)

宋代  贺铸  

雁后归  

翡翠楼高帘幕薄,温家小玉妆台。
画眉难称怯人催。
羞从面色起,娇逐语声来。
门外木兰花艇子,垂杨风扫纤埃。
平湖一镜绿萍开。
缓歌轻调笑,薄暮采莲回。

雁后归(采莲回·三之三)作者简介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雁后归(采莲回·三之三)翻译及注释

《雁后归(采莲回·三之三)》是宋代贺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翡翠楼高帘幕薄,
温家小玉妆台。
画眉难称怯人催。
羞从面色起,
娇逐语声来。

门外木兰花艇子,
垂杨风扫纤埃。
平湖一镜绿萍开。
缓歌轻调笑,
薄暮采莲回。

中文译文:
翡翠楼高,帘幕薄如纱,
在温家的小玉妆台上。
画眉难画成,害羞的人催促着。
脸上泛起红晕,
娇媚的语声随之而来。

门外是木兰花装饰的船,
垂柳在微风中扫过尘埃。
平静的湖面上荷叶绿茵茵。
轻柔的歌声响起,
在黄昏时分,采莲的人归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采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诗人以婉约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楼阁高耸的翡翠楼、幕帘薄如纱的场景,营造了温馨宁静的氛围。温家的小玉妆台象征着女主人的娇美和温柔。

接着,诗人描述了画眉难以画成,害羞的人催促着她的情景。画眉是指女子为了美化自己而描画眉毛,暗示女主人正在妆扮,但因为害羞而难以完成。她的害羞和羞涩从红晕的面色中表露出来,而娇媚的语声随之而来,展现出她柔媚的魅力。

第二节诗描述了门外的木兰花装饰的船,以及微风中垂下的柳枝扫过水面的尘埃。平静的湖面上,绿萍如镜般展开。这一描写烘托出宁静而美丽的景色,给人以宁静与和谐的感觉。

最后一节诗中,诗人以缓慢的歌声和轻柔的调子描绘了薄暮时分采莲人的归来。整首诗以温柔婉约的笔调表达了女主人的美丽和害羞,同时通过描绘湖光山色的景致,营造出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氛围。

这首诗词充满了宋代婉约派的特点,以精致细腻的描写和婉约的情感表达,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相结合,展示了女性的美丽和娇柔,同时呈现出一幅宁静而和谐的江南风景画。

雁后归(采莲回·三之三)拼音读音参考

yàn hòu guī cǎi lián huí sān zhī sān
雁后归(采莲回·三之三)

fěi cuì lóu gāo lián mù báo, wēn jiā xiǎo yù zhuāng tái.
翡翠楼高帘幕薄,温家小玉妆台。
huà méi nán chēng qiè rén cuī.
画眉难称怯人催。
xiū cóng miàn sè qǐ, jiāo zhú yǔ shēng lái.
羞从面色起,娇逐语声来。
mén wài mù lán huā tǐng zi, chuí yáng fēng sǎo xiān āi.
门外木兰花艇子,垂杨风扫纤埃。
píng hú yī jìng lǜ píng kāi.
平湖一镜绿萍开。
huǎn gē qīng tiáo xiào, bó mù cǎi lián huí.
缓歌轻调笑,薄暮采莲回。


相关内容11:

点绛唇(内子生日)

石州慢(九日)

黄鹂绕碧树(双调春情)

醉落魄(又赏残梅)

醉桃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朝中措
    元宵初过少吹弹。楼角B237灯残。踏雪闲寻深院,携壶试觅幽欢。麻姑暂语,文君未寝,五老双鸾。要......
  • 减字木兰花(荔支)
    闽溪珍献。过海云帆来似箭。玉座金盘。不贡奇葩四百年。轻红酿白。雅称佳人纤手擘。骨细肌香。恰......
  • 乌啼月
    牛女相望处,星桥不碍东西。重墙未抵蓬山远,却恨画楼低。细字频传幽怨,凝缸长照单栖。城乌可是......
  • 西江月
    池面风翻弱絮,树头雨退嫣红。扑花蝴蝶杳无踪。又做一场春梦。便是一成去了,不成没个来时。眼前......
  • 南乡子
    秋气绕城闉。暮角寒鸦未掩门。记得佳人冲雨别,吟分。别绪多于雨后云。小棹碧溪津。恰似江南第一......
  • 减字木兰花(正月十七日,孙守约观残灯·是夕灯火甚盛,而雪消雨作)
    暖风吹雪。洗尽碧阶今夜月。试觅云英。更就蓝桥借月明。从教不借。自有使君家不夜。谁道由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