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岁暮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7

岁暮

唐代  白居易  

已任时命去,亦从岁月除。
中心一调伏,外累尽空虚。
名宦意已矣,林泉计何如。
拟近东林寺,溪边结一庐。

岁暮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岁暮翻译及注释

诗词:《岁暮》

已任时命去,亦从岁月除。
中心一调伏,外累尽空虚。
名宦意已矣,林泉计何如。
拟近东林寺,溪边结一庐。

中文译文:

时光已经任命我离去,也在岁月的荏苒中消逝。
内心调适,外在的负累已经消失一空。
对于名与官的欲望已经不再追求,林泉之间的自由自在又如何呢。
我打算靠近东林寺,在溪边构建一间茅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表达了作者对名与官的追求已经消退的心态,以及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愿望。

首先,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已经“任命时命”离去,表达了对于外在的名利之争已经不再追求的态度。他把岁月比作一个筛子,将繁忙的世事和外在的负累随之抖落一空,只留下自己内心的安宁与调适。这种内心的调适也是对于时光去脉荏苒的接受和对于生命流转的坦然。

其次,诗人将对于名宦的欲望与林泉的自由对比起来,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对于名宦的追求已经失去了意义,而纯粹的林泉之间的自在生活更加可贵。因此,他打算靠近东林寺,在溪边建造一间茅舍,以实现自己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词虽然简洁,但短短几句之中却蕴含着诗人对于名利与自由的思考和抉择。通过对于时光的消逝和阅历的沉淀,诗人渐渐明白了名与利对于内心的束缚是多么虚无和空洞,而真正的自由自在生活才是人生追求的真谛。

岁暮拼音读音参考

suì mù
岁暮

yǐ rèn shí mìng qù, yì cóng suì yuè chú.
已任时命去,亦从岁月除。
zhōng xīn yī diào fú, wài lèi jǐn kōng xū.
中心一调伏,外累尽空虚。
míng huàn yì yǐ yǐ, lín quán jì hé rú.
名宦意已矣,林泉计何如。
nǐ jìn dōng lín sì, xī biān jié yī lú.
拟近东林寺,溪边结一庐。


相关内容11:

郊陶潜体诗十六首

江南谪居十韵

禁中秋宿

五粒小松歌

寻郭道士不遇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病中寄白学士拾遗
    秋亭病客眠,庭树满枝蝉。凉风绕砌起,斜影入床前。梨晚渐红坠,菊寒无黄鲜。倦游寂寞日,感叹蹉......
  • 去妇
    君心匣中镜,一破不复全。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安知御轮士,今日翻回辕。一女事一夫,安可再......
  • 早觉有感
    东方殊未明,暗室虫正飞。先觉忽先起,衣裳颠倒时。严冬寒漏长,此夜如何其。不用思秉烛,扶桑有......
  • 遣怀
    乐往必悲生,泰来由否极。谁言此数然,吾道何终塞。尝求詹尹卜,拂龟竟默默。亦曾仰问天,天但苍......
  • 访嵩阳道士不遇
    先生五兵游,文焰藏金鼎。日下鹤过时,人间空落影。常言一粒药,不堕生死境。何当列御寇,去问仙......
  • 苦热喜凉
    经时苦炎暑,心体但烦倦。白日一何长,清秋不可见。岁功成者去,天数极则变。潜知寒燠间,迁次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