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臧濆下第谒窦鄜州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罗隐
2025-07-27

送臧濆下第谒窦鄜州

唐代  罗隐  

赋得长杨不直钱,却来京口看莺迁。
也知绛灌轻才子,好谒尤常醉少年。
万里故乡云缥缈,一春生计泪澜汍。
多情柱史应相问,与话归心正浩然。

送臧濆下第谒窦鄜州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送臧濆下第谒窦鄜州翻译及注释

诗词《送臧濆下第谒窦鄜州》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诗。该诗描写了诗人送别友人臧濆下第前往谒见鄜州知州窦游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送臧濆下第谒窦鄜州

长杨不直钱,却来京口看莺迁。
也知绛灌轻才子,好谒尤常醉少年。
万里故乡云缥缈,一春生计泪澜汍。
多情柱史应相问,与话归心正浩然。

诗词的诗意是诗人罗隐送别友人臧濆前往谒见鄜州知州窦游的情景。诗人以朋友下第为题材,描绘了离别和思乡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诗人通过描绘朋友离别的情景,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思乡之情。

首节写出了臧濆不顾家境不佳,来到京口观赏莺声的情景。长杨指的是京口的长杨树,寓意良好,暗示臧濆前途似乎不顺,但他却来到京口欣赏莺声,表达了臧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自己前途的乐观。

接着写出绛州灌阳的才子,指窦游。绛州和灌阳都是地理上的表示,而窦游是窦鄜州的官名。诗人赞美了窦游的轻才子之才,并形容他常常醉酒少年,表达了窦游的奇特和潇洒。

第三节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思乡之情。万里故乡云缥缈,表示诗人与故乡的距离遥远,云雾之中仿佛难以抵达。一春生计泪澜汍,表示诗人在异乡打工谋生,面对困境,不禁涌起离愁之泪。

最后一节,柱史指的是当时文官、学者中的重要职位,可能指窦游的身份以及对他的关切。诗人表示他和窦游有很多话要说,可以深入交流,希望窦游归来后能详细询问他一些事情。诗人的归心浩然,表明他怀有壮志,对将来充满希望。

总而言之,这首诗表达了离别和思乡之情,通过写出朋友的励志和自己的壮志,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同时,诗歌中融入了景物的描绘,使得整个诗词更加鲜活生动。

送臧濆下第谒窦鄜州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zāng fén xià dì yè dòu fū zhōu
送臧濆下第谒窦鄜州

fù dé zhǎng yáng bù zhí qián, què lái jīng kǒu kàn yīng qiān.
赋得长杨不直钱,却来京口看莺迁。
yě zhī jiàng guàn qīng cái zǐ,
也知绛灌轻才子,
hǎo yè yóu cháng zuì shào nián.
好谒尤常醉少年。
wàn lǐ gù xiāng yún piāo miǎo, yī chūn shēng jì lèi lán wán.
万里故乡云缥缈,一春生计泪澜汍。
duō qíng zhù shǐ yīng xiāng wèn, yǔ huà guī xīn zhèng hào rán.
多情柱史应相问,与话归心正浩然。


相关内容11:

吊贾岛

寄西华黄炼师

岐王宅

秋怨

庭花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徐寇南逼感事献江南知己次韵
    酒阑离思浩无穷,西望维扬忆数公。万里飘零身未了,一家知奖意曾同。云横晋国尘应暗,路转吴江信......
  • 为人感赠
    歌舞从来最得名,如今老寄洛阳城。当时醉送龙骧曲,留与谁家唱月明。...
  • 送陆郎中赴阙
    幕下留连两月强,炉边侍史旧焚香。不关雨露偏垂意,自是鸳鸾合著行。三署履声通建礼,九霄星彩映......
  • 送蕲州裴员外
    六枝仙桂最先春,萧洒高辞九陌尘。两晋家声须有主,六朝文雅别无人。荣驱豹尾抛同辈,贵上螭头见......
  • 赠无相禅师
    人人尽道事空王,心里忙于市井忙。惟有马当山上客,死门生路两相忘。...
  • 清溪江令公宅
    蛮笺象管夜深时,曾赋陈宫第一诗。宴罢风流人不见,废来踪迹草应知。莺怜胜事啼空巷,蝶恋馀香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