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汪莘
2025-09-09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宋代  汪莘  

春去江南水拍天,经旬茅屋罕炊烟。
石墙颓毁板桥断,始觉贫家气象全。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作者简介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翻译及注释

诗词:《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江南春去水拍天,
茅屋无人炊烟煙。
石墙颓毁板桥断,
始觉贫家气象全。

【中文译文】
江南春天过去了,江水拍打着天空,
经过了许多天,茅屋中还是没有炊烟。
石墙倒塌,木板桥也断了,
这才开始感觉到家境贫困的气息。

【诗意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春夏之交的天气变化和一个贫穷家庭的景象。春天结束,夏天来临,江南的春天在水声中过去了。在这个家庭中,没有烟冒出来,没有人在家里做饭。石墙已经倒塌,木板桥也断了。这个家庭的贫穷已经显现出来。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了这个家庭的现状,令人深感悲凉。

【诗词背景】
汪莘是南宋时期的诗人,是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情为特点,被称为“汪派”。此诗写于南宋末年,描绘了春夏之交的景象,以及贫穷家庭的生活状况。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拼音读音参考

chūn xià zhī jiāo fēng yǔ mí jiān ěr mù suǒ chù jí shì shí jué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chūn qù jiāng nán shuǐ pāi tiān, jīng xún máo wū hǎn chuī yān.
春去江南水拍天,经旬茅屋罕炊烟。
shí qiáng tuí huǐ bǎn qiáo duàn, shǐ jué pín jiā qì xiàng quán.
石墙颓毁板桥断,始觉贫家气象全。


相关内容11:

三九十九日过松江五绝

夏日西湖闲居十首

方壶自咏·书十首后

好事近

甲寅西归江行春怀十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孝宗皇帝挽词二首
    昔年叨上殿,叹息动宸襟。岂不人思奋,其如天意深。帝王犹遇合,南北限升沉。尚有登遐日,诸军特......
  • 薛子舒罢官久无所授端明得谢始换承务郎
    男子行藏地,自求难问天。空多贾谊学,突过马周年。愿改京官后,常趋黼扆前。太平如致了,别造会......
  • 己酉夏偶兴
    两灯射壁两重光,一影俱生一影傍。假使百灯同一室,百身还只一身忙。...
  • 潜经阁
    当日先生住一轩,手抄六籍自忘言。至今遗墨如新写,付与楼居四世孙。...
  • 何伦秀才亲霄不能举冀其亲戚故人有知之者
    两母久未葬,魂冷常夜嘶。病妇槌心号,血尽身为泥。我死不息惜,少忍赋有甓。何当深九仞,更与崇......
  • 魏华甫鹤山书院
    苍崖有顶我为庐,日君月妃崖十趋。梳风洗雨耳目醒,玉帝诏许瞻宸居。周公仲尼在左右,勘点六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