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庾楼晓望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王贞白
2025-07-19

庾楼晓望

唐代  王贞白  

独凭朱槛亦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蘋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庾楼晓望作者简介

王贞白,字有道(875—958),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895)登进士,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庾楼晓望翻译及注释

《庾楼晓望》是一首唐代王贞白创作的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清晨独自站在庾楼上,俯瞰山水的美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独凭朱槛亦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蘋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诗意:
诗人在清晨独自站在庾楼上,远眺山色渐明,水面波光粼粼。清晨的竹林笼罩在薄雾中,把当晚的月亮带到了清晨。微风吹过蘋江,带来了暖暖的春天。尽管阳光已照射到城墙的阴影处,但仍可见残余的积雪。衙门前的鼓声还未起,尘土未起。三百年来,庾楼上见证了多少人远离家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站在庾楼上,凭栏远眺,看到山色渐渐明亮,水面洁净,竹林笼罩在薄雾中。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美好祝福,以及对家乡的思乡之情。庾楼绵延三百年,见证了许多人的离别和思念。整首诗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绘景色,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让人产生共鸣。

庾楼晓望拼音读音参考

yǔ lóu xiǎo wàng
庾楼晓望

dú píng zhū kǎn yì líng chén, shān sè chū míng shuǐ sè xīn.
独凭朱槛亦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zhú wù xiǎo lóng xián lǐng yuè,
竹雾晓笼衔岭月,
píng fēng nuǎn sòng guò jiāng chūn.
蘋风暖送过江春。
zǐ chéng yīn chǔ yóu cán xuě, yá gǔ shēng qián wèi yǒu chén.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sān bǎi nián lái yǔ lóu shàng, céng jīng duō shǎo wàng xiāng rén.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相关内容11:

寄白阁默公

和潘安仁金谷集

薛卿教长行歌(时量移湖州别驾)

题文川村居

隔墙花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静坐
    日日只腾腾,心机何以兴。诗魔苦不利,禅寂颇相应。砚满尘埃点,衣多坐卧棱。如斯自消息,合是个......
  • 长安退将
    塞晚冲沙损眼明,归来养病住秦京。上高楼阁看星坐,著白衣裳把剑行。常说老身思斗将,最悲无力制......
  • 秋荷
    蒲茸承露有佳色,茭叶束烟如效颦。盈盈一水不得渡,冷翠遗香愁向人。...
  • 答莲花妓
    近来诗思清于水,老去风情薄似云。已向升天得门户,锦衾深愧卓文君。...
  • 度关山
    只领千馀骑,长驱碛邑间。云州多警急,雪夜度关山。石响铃声远,天寒弓力悭。秦楼休怅望,不日凯......
  • 谢书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