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弥勒院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章孝参
2025-07-19

题弥勒院

宋代  章孝参  

桥通流水绿溶溶,殿阁穹然镇象龙。
半壁石桥通雪窦,一龛丽室占雷峰。
挂岩屋似六和塔,入路门如九里松。
遥想空庭明月夜,浮屠桂树影重重。

题弥勒院翻译及注释

《题弥勒院》是宋代文人章孝参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桥通流水绿溶溶,
殿阁穹然镇象龙。
半壁石桥通雪窦,
一龛丽室占雷峰。
挂岩屋似六和塔,
入路门如九里松。
遥想空庭明月夜,
浮屠桂树影重重。

诗意:
这首诗题写了一座名为"弥勒院"的景观。诗人通过描绘院内的桥梁、殿阁、石窟、亭台等景物,展现了这座地方的壮丽和神秘感。诗人通过自然景观和建筑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夜晚的遐想和对佛教文化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而神秘的景观画面。首句"桥通流水绿溶溶",通过描绘一座桥梁通往流水,流水碧绿流畅,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殿阁穹然镇象龙"表达了宏伟的宫殿和庙宇气势磅礴的形象,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接着,诗人描述了半壁石桥通向雪窦,雪窦是佛教寺庙中的洞穴,暗示了它的神秘和庄严。"一龛丽室占雷峰"则描绘了一座宏伟的殿宇屹立在雷峰上,给人以壮丽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挂岩屋似六和塔,入路门如九里松"继续描绘了庙宇的景观。"岩屋似六和塔"意味着岩屋形状犹如六和塔,六和塔是佛教中常见的塔形。"入路门如九里松"形容庙宇的门像是茂密的九里松,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最后两句"遥想空庭明月夜,浮屠桂树影重重"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遐想。"空庭明月夜"意味着庭院空旷,明月高悬,给人以宁静的感觉。"浮屠桂树影重重"则暗示了浮屠和桂树的倒影在夜晚中反复出现,增添了诗意的深邃和神秘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弥勒院的壮丽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夜晚和佛教文化的向往和赞美。

题弥勒院拼音读音参考

tí mí lè yuàn
题弥勒院

qiáo tōng liú shuǐ lǜ róng róng, diàn gé qióng rán zhèn xiàng lóng.
桥通流水绿溶溶,殿阁穹然镇象龙。
bàn bì shí qiáo tōng xuě dòu, yī kān lì shì zhàn léi fēng.
半壁石桥通雪窦,一龛丽室占雷峰。
guà yán wū shì liù hé tǎ, rù lù mén rú jiǔ lǐ sōng.
挂岩屋似六和塔,入路门如九里松。
yáo xiǎng kōng tíng míng yuè yè, fú tú guì shù yǐng chóng chóng.
遥想空庭明月夜,浮屠桂树影重重。


相关内容11:

东山堂

与永嘉僚友饯别

勉子读书

谢刘潜夫寄示诗卷

简云卧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观山
    朅来快阁慰吾意,更说观山传旧年。不惮笋舆穿草棘,只知野叟足林泉。半空岚影挂檐外,一径凉颸过......
  • 海棠次苏子瞻韵
    海棠别得一风光,恨不生香转曲廊。春睡太真困未足,胭脂露冷湿红妆。...
  • 古意十四首
    采莲莫采花,采花损空房。留房结青子,种作明年香。...
  • 古意十四首
    老梅何偃蹇,雪时方始花。自守岁寒性,不肯随春花。隐人适然见,移植溪水涯。瘦影无阳艳,清香绝......
  • 题黄存之春庄雨急图
    山浓树密春欲浮,农夫有事营西畴。鹁鸪声歇风雨急,田塍滑澾如翻油。牢披蓑衣紧击笠,浑身水流两......
  • 古意十四首
    逝川常东流,白日易西没。悠悠天地间,二物何飘忽。促迫于生人,绿鬓成华发。昧者不自知,终朝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