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岳麓寺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曾几
2025-07-28

岳麓寺

宋代  曾几  

岳麓知名寺,幽寻到眼边。
林深不见日,山静只闻泉。
便欲呼舟去,聊为借榻眠。
明朝游历处,都在小窗前。

岳麓寺作者简介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岳麓寺翻译及注释

《岳麓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曾几。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岳麓知名寺,幽寻到眼边。
林深不见日,山静只闻泉。
便欲呼舟去,聊为借榻眠。
明朝游历处,都在小窗前。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岳麓寺的景色和作者在其中的感受。岳麓寺是一个有名的寺庙,作者在这里感受到了宁静和幽深的氛围。诗中描述了茂密的树林,如此浓密以至于看不见阳光,山静谧只闻泉水的声音。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产生了乘船远行的冲动,或者只是想借着这里的床铺安然入眠。明天游历的地方,都在这个小窗前。

赏析:
《岳麓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旅行情怀和对幽静山水的向往。诗中运用了简洁的语言,以及对景色和情感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幽深的意境。林深处,阳光被挡住,只有泉水的声音,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了远行的欲望,或者只是想在这里停留一晚。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明天要游历的地方都在这个小窗前,暗示了作者对于山水景色的喜爱和对于寻找心灵栖息地的渴望。

整首诗的意境简练而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传递了作者对于宁静山水的向往和追求内心安宁的渴望。这首诗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旅行情怀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同时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静谧和宁静的氛围。

岳麓寺拼音读音参考

yuè lù sì
岳麓寺

yuè lù zhī míng sì, yōu xún dào yǎn biān.
岳麓知名寺,幽寻到眼边。
lín shēn bú jiàn rì, shān jìng zhǐ wén quán.
林深不见日,山静只闻泉。
biàn yù hū zhōu qù, liáo wèi jiè tà mián.
便欲呼舟去,聊为借榻眠。
míng cháo yóu lì chù, dōu zài xiǎo chuāng qián.
明朝游历处,都在小窗前。


相关内容11:

再过翠屏

送张朴翁归盩厔

以汤饼招韩伯周王岩起二提举郑深道曾宏甫二

谢宜春宰黄时举惠冬笋二首

挽石参议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窦佥判同年
    冰霜满清汉,此地送君归。天涯作远别,怀抱殊依依。短亭临灙水,杨柳长条稀。道傍有寒梅,幽香扑......
  • 梁信羯鼓小图
    高梧间垂杨,玉宇极清邃。三郎当殿坐,左右拥佳丽。氍毹近香案,蹲兽吐碧穗。宝几承画控,缤纷交......
  • 贞女吟
    身外无一簪,何以供铅华。饰行不饰容,浊水白藕花。藕心乱如丝,妾心圆如珠。丝乱端绪多,珠圆瑕......
  • 十二月六日大雪
    薄晚蓬山下直馀,笑看六出点衣裾。絮飞帘外无萦绊,花落阶前不扫除。松鬣垂身全类我,竹头抢地最......
  • 和仲蒙夏日即事
    簿领初休几案清,西轩移枕卧前楹。香从菡萏红苞发,粉入筼筜翠节生。不分便衰闻蚁斗,可嗟俱妄见......
  • 和子山陪使君游西湖三绝正月晦日
    满眼垂杨照绿波,就中春意延先多。不将歌管酬佳景,拟奈翠漪堂上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