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九峰书屋和曹时和韵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李东阳
2025-09-10

九峰书屋和曹时和韵

明代  李东阳  

江上草亭新卜筑,已闻扬子著书成。
每逢社日聊随俗,久住青山却有情。
霜入晚松经岁老,雨繁春笋过邻生。
小堂若许临江阁,杖屦无须匹马迎。

九峰书屋和曹时和韵作者简介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九峰书屋和曹时和韵翻译及注释

《九峰书屋和曹时和韵》是明代李东阳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九峰山上建造的草亭书屋,并与友人曹时和一同享受读书之乐的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上草亭新卜筑,
已闻扬子著书成。
每逢社日聊随俗,
久住青山却有情。

霜入晚松经岁老,
雨繁春笋过邻生。
小堂若许临江阁,
杖屦无须匹马迎。

译文:
在江边新建的草亭书屋,
已经听闻扬子著书完成。
每到社日我随俗来此,
长久居住在青山中,却有诗情。

霜雪侵入晚松,岁月使其变老,
雨水春笋在邻舍间蓬勃生长。
如果小堂允许我来到江边阁楼,
我将杖履而来,无需骑马迎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九峰山上的草亭书屋为背景,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曹时和一同在书屋中读书、聊天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书籍知识的热爱和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作者在江边新建的草亭书屋,同时提到了曹时和的著书成就,显示了作者对友人的赞赏和欣喜。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作者每逢社日都会来到书屋,与周围的风俗习惯相伴,展现了作者融入当地生活的态度。虽然长期居住在青山中,但诗人仍然保持着浓厚的情感。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晚松和春笋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自然的生机盎然。最后两句提到了作者希望能在书屋的江边阁楼与曹时和相聚,诗人表示自己不需要骑马,只需用杖履行走即可。这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读书的真诚追求,强调了友人之间的亲近和书屋的宁静。

整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书屋中阅读和交流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和友情的热爱,具有明代诗歌特有的豪放儿女情怀。

九峰书屋和曹时和韵拼音读音参考

jiǔ fēng shū wū hé cáo shí hé yùn
九峰书屋和曹时和韵

jiāng shàng cǎo tíng xīn bo zhù, yǐ wén yáng zi zhù shū chéng.
江上草亭新卜筑,已闻扬子著书成。
měi féng shè rì liáo suí sú, jiǔ zhù qīng shān què yǒu qíng.
每逢社日聊随俗,久住青山却有情。
shuāng rù wǎn sōng jīng suì lǎo, yǔ fán chūn sǔn guò lín shēng.
霜入晚松经岁老,雨繁春笋过邻生。
xiǎo táng ruò xǔ lín jiāng gé, zhàng jù wú xū pǐ mǎ yíng.
小堂若许临江阁,杖屦无须匹马迎。


相关内容11:

次韵体斋病起见寄

杂诗(三首)

送莫翥入郭知还溪居(二首)

送莫翥入郭知还溪居(二首)

写怀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再经西涯
    拂树穿云二里堤,绿阴深处鹁鸠啼。背城古路车尘少,隔岸人家酒幔低。清爱野僧来紫衲,醉扶童子当......
  • 听蝉曲
    黄莺紫燕寂无喧,新声最好是闻蝉。栖烟初噪如喧籥,吸露才停似断弦。乍向风前闻杳袅,营营嘈嘈鸣......
  • 画山水行
    古来名画传父子,唐有二李蜀两黄。吴兴公子冠当代,雍也继之早擅场。宋祖子孙画龙种,毛骨固是非......
  • 行乐过西崦
    白日都消笔砚间,偶因行乐到松关。秋声不尽萧萧叶,夕景无多淡淡山。蛩响寒斋僧自定,苔荒深院客......
  • 游城西故赵尚书果园与萧文明李士常陈玉汝潘
    漫忆江湖万里游,西园风景似南州。青苔地湿频经雨,白苎凉生不待秋。尘事已醒前日梦,岁华空白几......
  • 腹中剑
    腹中剑,中自操,一日不试中怒号。构仇结怨身焉逃,一夜十徙甘为劳。生无遗忧死余恨,恨不作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