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李德邵蘖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仲并
2025-07-24

题李德邵蘖庵

宋代  仲并  

绮繻不复尚骄奢,经始菟裘谢物华。
户外韦衣真隐者,屏间孔雀尚豪家。
几年汗简编檮杌,晚岁薰炉负辟邪。
谁谓吾庐还有幸,卜邻归路不相赊。

题李德邵蘖庵作者简介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题李德邵蘖庵翻译及注释

《题李德邵蘖庵》是宋代仲并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题李德邵蘖庵》中文译文:

绮繻不复尚骄奢,
经始菟裘谢物华。
户外韦衣真隐者,
屏间孔雀尚豪家。
几年汗简编檮杌,
晚岁薰炉负辟邪。
谁谓吾庐还有幸,
卜邻归路不相赊。

《题李德邵蘖庵》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李德邵的蘖庵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李德邵的景物和生活方式的赞美与敬仰。

首先,诗中提到了绮繻不再流行骄奢的时尚,经商的人开始放弃华丽的服饰和奢侈的物品。这表明李德邵的蘖庵在时尚潮流中保持了独特的品味和朴素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蘖庵的户外景象,说李德邵穿着韦衣,真实地成为一个隐士。这展示了李德邵过着超然世俗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清净。

然后,诗人提到了蘖庵内部的屏风上画着孔雀,表明李德邵的生活环境仍然有一些奢华和富有。这里的孔雀象征着富贵和豪华,显示出李德邵在精神追求和物质享受之间找到了平衡。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蘖庵内的一些细节,如编织简陋的檮杌(竹编座椅)和晚年时使用的薰炉。这些描写体现了李德邵朴素的生活态度和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坚持。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李德邵蘖庵的羡慕和敬佩,他认为住在邻近的人如果能卜算到李德邵的庐舍,一定不会轻易离去,因为李德邵的庐舍充满了幸福和吉祥之气。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李德邵的蘖庵,通过对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示了李德邵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坚守,表达了诗人对李德邵的景物和生活方式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题李德邵蘖庵拼音读音参考

tí lǐ dé shào niè ān
题李德邵蘖庵

qǐ xū bù fù shàng jiāo shē, jīng shǐ tú qiú xiè wù huá.
绮繻不复尚骄奢,经始菟裘谢物华。
hù wài wéi yī zhēn yǐn zhě, píng jiān kǒng què shàng háo jiā.
户外韦衣真隐者,屏间孔雀尚豪家。
jǐ nián hàn jiǎn biān táo wù, wǎn suì xūn lú fù bì xié.
几年汗简编檮杌,晚岁薰炉负辟邪。
shuí wèi wú lú hái yǒu xìng, bo lín guī lù bù xiāng shē.
谁谓吾庐还有幸,卜邻归路不相赊。


相关内容11:

送谢子肃之官

渔夫舞

癸巳岁邑中大歉三七侄捐金散谷以济艰食因成

三七侄入新屋

采莲舞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刘判官喜雪
    滥把州麾奉北堂,自惭政术非龚黄。年丰物阜天所赐,容我养拙山水乡。今朝瑞气俄融结,散作飞花应......
  • 鲁漕按行诸郡以所得江山之秀形之篇章灿然成
    十分秋色满江天,准拟游观快目前。愧我把麾成束缚,羡君揽辔得盘旋。平时已富琼瑶什,行处还多锦......
  • 外舅庄子尚生辰
    两州佳誉亚龚黄,琳馆归来道益光。凛凛松筠非俗韵,诜诜兰玉见余芳。梅催寒萼春初破,月满冰轮夜......
  • 六鹤中偶一鹤折翅
    皓鹤相从我,衰颜每为开。忽闻渠翅折,频使我心摧。本意俱仙去,那知偶祸来。纵令医得活,无复见......
  • 感花
    年来老病苦相侵,已是伤春不自禁。那更雨声长在耳,连朝滴碎惜花心。...
  • 和隐老见怀二首
    独立溪头怅望时,高人遗我送春诗。不知春色归何处,月落空庭费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