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杨基
2025-07-18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明代  杨基  

欲往竟无适,意行仍独还。
猿声黄叶寺,牛背夕阳山。
书弃将成业,身投未老闲。
相逢莫嘲诮,才与不才间。
¤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作者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翻译及注释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是明代诗人杨基所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对这组诗词的分析和赏析:

中文译文:
欲往竟无适,意行仍独还。
猿声黄叶寺,牛背夕阳山。
书弃将成业,身投未老闲。
相逢莫嘲诮,才与不才间。

诗意:
这组诗词以秋日郊居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行走的思考和对于人生的反思。诗人表达了自己欲往远方的意愿,但却发现没有什么合适的目的地,最终只能孤独地回归原处。诗中描绘了黄叶寺和夕阳山的景象,通过描写猿声、牛背和夕阳,表现出秋天的寂寥和自然的壮美。诗人感慨于自己放弃了从事官职的机会,选择了自由自在的生活,虽然还没有年老,但已经投身于闲散的生活中。最后,诗人呼吁相逢的人们不要互相嘲笑,因为才华和平庸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应该以包容和理解相待。

赏析:
这组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寂静和清幽的氛围。诗人以自身的经历和感悟,表达了对于人生选择和行走方向的思考。他在面对世俗的机会和诱惑时,选择了返归宁静的郊居生活,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安宁。诗人通过描绘黄叶寺和夕阳山的景物,表现了自然界的壮美和变幻,与自己内心的思绪和情感相呼应。最后一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宽容的呼吁,认为才华和平庸并没有明确的界限,相逢的人们应该以平等和友善的态度相待。

整组诗词展现了杨基深沉的思考和对于人生选择的独立精神。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感悟的表达,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富有哲理的境界。这组诗词既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人生的思索,也表达了对于宁静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于人际关系中理解和宽容的呼唤。读者在欣赏这组诗词时,可以感受到秋天的静谧和自然的美丽,同时也被诗人的思考和情感所触动,引发对于人生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思。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拼音读音参考

jù qū qiū rì jiāo jū zá xìng shí shǒu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

yù wǎng jìng wú shì, yì xíng réng dú hái.
欲往竟无适,意行仍独还。
yuán shēng huáng yè sì, niú bèi xī yáng shān.
猿声黄叶寺,牛背夕阳山。
shū qì jiāng chéng yè, shēn tóu wèi lǎo xián.
书弃将成业,身投未老闲。
xiāng féng mò cháo qiào, cái yǔ bù cái jiān.
相逢莫嘲诮,才与不才间。
¤


相关内容11:

席上答王履吉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二十首)

春日白门写怀用高季迪韵(五首)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二十首)

咏冰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闻蝉
    眉庵四十未闻道,偶于世事无所好。寻常惟看东家竹,屈指十年今不到。微躯之外无长物,寒暑一裘兼......
  • 舟入蔡河怀徐幼文
    忆初见君江浦外,七尺长身齿含贝。君年未冠复新婚,锦带吴钩紫丝佩。豪姿侠气飒萧爽,春鸿轻便秋......
  • 莫贪婪
    破布衫巾破布裙,逢人便说会烧银。君何不烧自家用,何必苦心送给人。...
  • 莺莺图
    扶头酒醒宝香焚,戏写蒲东一片云。昨夜隔墙花影动,猛闻人语唤双文。...
  • 感怀(十四首)
    一女不得织,三人叹无衣。一夫不暇耕,八口皆啼饥。饥寒迫于身,谁能不为非。西伯善养老,仁人为......
  • 湘中四咏
    棠梨花开满山白,白鹇飞来春一色。黄鹂紫燕太匆忙,不道花间有闲客。却嫌香露污春衣,立向湘江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