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白发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刘基
2025-07-25

白发

明代  刘基  

白发应同春草茎,风吹一夜满头生。
欲收浮艳归根柢,故遣芳菲定老成。
碧瓦晓霜怜变灭,纸窗宵月妒分明。
据鞍上马非吾事,赖尔妆严意不轻。

白发作者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白发翻译及注释

《白发》是明代刘基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白发应同春草茎,
风吹一夜满头生。
欲收浮艳归根柢,
故遣芳菲定老成。

这首诗词中,诗人以自然景物为隐喻,表达了对人生岁月流转的思考。诗人以白发比喻衰老的岁月,白发如同春天草茎一般,被风吹拂一夜之间,满头白发便生了出来。这里白发的生长象征着人们无法抵挡岁月的流转,时间的无情变化。

诗人希望将浮华、艳丽的容颜归于本源,即归于本心本意。他明白人生的美丽和青春都是暂时的,所以他选择将芳华和美丽定格在心中,坚持自己的本真,成就真正的老成。诗人以此表达了对浮华世俗的厌倦,追求内心的安宁与成熟。

碧瓦晓霜怜变灭,
纸窗宵月妒分明。
据鞍上马非吾事,
赖尔妆严意不轻。

诗中描绘了清晨的景象。碧瓦上的霜意味着一切都在经历着变化,而纸窗透过宵夜的月光,妒忌地映照出外界的万物。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于时光的觉察和对于光阴的感慨,以及对于外界诱惑的警醒。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坚守。诗人说自己不管鞍上的马去向何方,因为那不是他所关心的。相反,诗人赖着你(指读者)的妆容严肃,表示对读者的期待和信任,希望读者能够珍惜时光,不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隐喻,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诗人对于浮华世俗的嫌弃和对内心本真的追求。诗词中蕴涵了深刻的思考和哲理,引发人们对于生命和时间的思考。

白发拼音读音参考

bái fà
白发

bái fà yīng tóng chūn cǎo jīng, fēng chuī yī yè mǎn tóu shēng.
白发应同春草茎,风吹一夜满头生。
yù shōu fú yàn guī gēn dǐ, gù qiǎn fāng fēi dìng lǎo chéng.
欲收浮艳归根柢,故遣芳菲定老成。
bì wǎ xiǎo shuāng lián biàn miè, zhǐ chuāng xiāo yuè dù fēn míng.
碧瓦晓霜怜变灭,纸窗宵月妒分明。
jù ān shàng mǎ fēi wú shì, lài ěr zhuāng yán yì bù qīng.
据鞍上马非吾事,赖尔妆严意不轻。


相关内容11:

感怀二十四首

漫兴(七首)

和杨参政完者题省府壁韵(二首·丙申岁)

览古四十二首(录三十四首)

湖上感事漫成四小句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览古四十二首(录三十四首)
    郭黁精术数,知晋必亡秦。逃秦远归晋,追兵杀亡臣。洛阳牛背叟,读书孝其亲。凉州未经破,先归忽......
  • 苦哉行
    鸡不可使守门,狗不可使司晨。驱车梁弱水,日暮空悲辛。我欲乘风谒阊阖,虹霓弥天云雾合。九关虎......
  • 送杨明归越觐亲
    天西白云天东飞,乌台春之乌依依。高堂游子归未归。堂前春草生春晖。行行舟发彭郎矶,勿遣霜霜露......
  • 薤露歌
    蜀琴且勿弹,齐竽且莫吹。四筵并寂听,听我《薤露》诗。昨日七尺躯,今日为死尸。亲戚空满堂,魂......
  • 怀家
    扬雄有宅郑里庄,某丘某水旧耕桑。碧山学士银鱼弃,锦里先生乌角藏。自是秦人齐指鹿,未能楚客废......
  • 嬉春体四绝
    水暖鸳鸯渡,风寒燕燕楼。桃根与桃叶,都在曲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