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陶拟古九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23

和陶拟古九首

宋代  苏轼  

萧萧发垂素,晡日迫西隅。
道人闵我老,元气时卷舒。
岁晚风雨交,何不完子庐。
万法灭无余,方寸可久居。
将扫道上尘,先拔庭中芜。
一净百亦净,物我皆如如。

和陶拟古九首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和陶拟古九首翻译及注释

《和陶拟古九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萧萧发垂素,晡日迫西隅。
道人闵我老,元气时卷舒。
岁晚风雨交,何不完子庐。
万法灭无余,方寸可久居。
将扫道上尘,先拔庭中芜。
一净百亦净,物我皆如如。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陶渊明的敬仰和自我的思考。诗中描述了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探讨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洁净。

赏析:
首先,诗中的"萧萧发垂素"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晡日迫西隅"则表达了时间的紧迫感,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

其次,诗中提到的"道人"是指陶渊明,苏轼称其为"道人"以示尊敬。"道人闵我老"表达了苏轼对自身年岁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他对陶渊明的敬重和向往。

诗中的"元气时卷舒"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化和循环,同时也可理解为人生的起伏和波动。"岁晚风雨交"则描绘了秋天的阴雨天气,暗示着人生的艰辛和挫折。

接下来,诗人借景抒怀,以陶渊明的"子庐"比喻内心的安宁和宁静。他倡导在喧嚣的世界中追求内心的净化和宁静,"何不完子庐"表达了对于追求内心平静的呼唤。

诗的最后,苏轼表达了对于物我皆如如的理解。他认为只有心境的平和和洁净,才能使得外在的世界变得清澈透明,"一净百亦净"表达了内外相应的思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强调了内心的安宁和洁净。它展示了苏轼对陶渊明的敬仰,并表达了他对于心灵自由和宁静追求的思考。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和陶拟古九首拼音读音参考

hé táo nǐ gǔ jiǔ shǒu
和陶拟古九首

xiāo xiāo fā chuí sù, bū rì pò xī yú.
萧萧发垂素,晡日迫西隅。
dào rén mǐn wǒ lǎo, yuán qì shí juǎn shū.
道人闵我老,元气时卷舒。
suì wǎn fēng yǔ jiāo, hé bù wán zi lú.
岁晚风雨交,何不完子庐。
wàn fǎ miè wú yú, fāng cùn kě jiǔ jū.
万法灭无余,方寸可久居。
jiāng sǎo dào shàng chén, xiān bá tíng zhōng wú.
将扫道上尘,先拔庭中芜。
yī jìng bǎi yì jìng, wù wǒ jiē rú rú.
一净百亦净,物我皆如如。


相关内容11:

同崔十八宿龙门兼寄令狐尚书冯常侍

新亭病后独坐招李侍郎公垂

江上送客

和陶拟古九首

无题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浣溪沙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使君原是此......
  • 杨柳枝
    一树衰残委泥土,双林荣曜植天庭。定知此后天文里,柳宿光中添两星。...
  • 哭孟浩然
    故人不可见,江水日东流。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 送张南简入蜀
    昨日诏书下,求贤凡陆沈。无论能与否,皆起徇名心。君独南游去,云山蜀路深。...
  • 少年游
    玉肌铅粉傲秋霜。准拟凤呼凰。伶伦不见,清香未吐,且糠秕吹扬。到处成双君独只,空无数、烂文章......
  • 句
    嫌褰锦帐长熏麝,恶卷珠帘晚着钗。...